重九起义功臣· 罗佩金
(1878—1922),字镕轩,云南省澄江市凤麓街道庆善寺街人。出身于一个显赫的科举仕宦家族。9岁丧母,随父旅居外地,以第2名考入云南高等学堂,常与同学谈论时政,成为有志青年及各种聚会的发动者和组织者。由于反清言语激烈,被校方开除。据李根源的回忆说:“一时声气之广,先当以罗佩金、赵伸为最,后当以梓畅(李曰垓)与余为最。”1902年冬天,罗佩金到达广州,去求见当时任两广总督的岑春萱。岑以“治两广策”为题面试,罗仅一小时许,作出2000字的《论政事十则》。岑看后夸赞不已,录用在奏折处见习。
光绪三十年(1904)
官费保送到日本留学,先入东彬学校学习普通学科,继入振武学校(即士官学校)第六期学习陆军。在校期间与杨振鸿等同学结识,经常交谈时政,颇受同学敬重。1905年6月,孙中山等在东京创建同盟会,罗佩金积极参加,后与在东京的云南革命志士李根源、赵坤等组成云南支部,积极参加反清革命活动,研究清朝在各省的军事力量部署,为将来起义做准备。
宣统元年(1909)春
罗佩金毕业于东京,由岑春煊推荐到广西提督龙济光部,委以广西武备学堂监督、新军南宁随营学堂总办。这时蔡锷任广西兵备处总办、新军标统兼南宁讲武堂总办,罗佩金就在此时与蔡锷相识,奠定了两人一生的革命情谊。后来龙济光的部下密告罗佩金倡导革命,于是罗佩金受到监视。李根源当时已任云南讲武堂监督,知道罗佩金的处境后,向沈秉坤推荐,调罗佩金回云南,担任十九镇随营学堂监督兼讲武堂步兵科教官。罗回昆明任职不久,又调充讲武堂督练处参谋官,兼陆军小学堂总办。时云贵总督李经羲与总参议靳云鹏不睦,便召李根源、罗佩金密商举荐军事人才。李、罗推荐湖南人蔡锷可大用,李经羲同意后令罗佩金密电广西召蔡来滇。1910年4月,蔡锷应召到云南就任三十七协(相当于旅)统带。罗在蔡锷部下任七十四标(相当于团)统带。
宣统三年(1911)十月十日
爆发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辛亥革命,对云南革命志士鼓舞很大。蔡锷、李根源等10多人,经常聚集在罗佩金家密商响应起义,决定于农历九月九日深夜发动起义,但被北洋派的唐元良在起义前数小时发觉,起义只好提前3小时行动,由七十三标在北校场首先打响。罗佩金率部队随蔡锷从巫家坝迅速入城,进攻总督署并派兵支援进攻五华山军械局。当时总督署有部队五六百人坚守,罗部力战数小时不能攻克,弹药将完,幸攻破军械局才得到补充。罗督兵猛扑总督署,守卫部队投降,清兵十九镇统制钟麟同被杀,李经羲逃跑。10日上午,起义成功,宣告推翻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成立云南军都督府,蔡锷任都督。罗佩金任南防总司令,出师蒙自、临安、个旧等地处理乱事,后继李根源领军政部事。
民国元年(1912)8月
袁世凯召各省军事代表入京,罗佩金补为陆军中将,袁留罗任保定军官学校校长,罗不愿意。当时副总统黎元洪通电各省军政分治,罗佩金于民国2年正月,被任命为云南省民政长,由京返滇就职。10个月后蔡锷被袁世凯调离云南,唐继尧继任云南总督,罗佩金也随之被解职。
罗佩金任职期间,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一是为重九起义光荣牺牲的官兵收尸安葬于昆明西山,抚恤烈士家属,铸造首难烈士杨振鸿的铜像,立于金碧公园让人民凭吊。二是协助蔡锷恢复昆明社会秩序,赴蒙自等地制止乱事,平息法国企图从越南入境事件。三是带头响应蔡锷减薪号召,节衣缩食,廉洁奉公,深得好评。四是提倡启用青年知识分子,在政务会上提出:“府、州、县以下文官,须考试录用。”五是扶持农业、交通;1912年罗亲自深入昆明官渡一带,勘察水源,兴修水利,使雷响田变为饱水田;在老家澄江西龙潭修巩鱼鳞闸,把潭水引向东部,增加灌溉效益;为防匪患,赠送澄江100条川造步枪,积极赞助蔡锷“先修马路,以便交通”的规划实施。
罗佩金于民国11年(1922年4月7日)在渡金沙江入川的双金坡被匪首普小红杀害(终年仅44岁),遇害后与夫人合墓葬于澄江朱家山,“文革”期间其墓被毁,直到1987年澄江县有关部门在舞凤山上重建罗佩金将军墓,墓冢为圆形,青石包边,墓碑为青石。2001年列为玉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已成为公园的重要景点,是全市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