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甲(1652~1718)字瀛仙,号云溪,澄江府河阳县人(今云南省澄江市凤麓镇)。滇中名贤,官至湖南偏远巡抚,清康熙王朝杰出的官宦诗人代表、典型循吏。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举人。书法飘逸秀健,雅近董其昌。著《世恩堂诗文集》、《李中丞遗集》 。
李发甲自幼天资聪慧,童年于河阳县凤翔寺私塾读书。他年纪尚未满18岁,即入赘东门施本惠家为婿。施家贤惠忠厚,器重发甲才华,上门后劝勉他努力攻读,以求上进。
康熙二十七年(1688)
甲子正科考中举人,榜上的名字为施发甲。喜报临门,施李二家大喜,亲友登门祝贺,十分热闹。不久户部发出通知,各地举人准以公费进京会试。发甲即拜辞两家父母,择定吉日启程进京。到京城后满怀信心准备登科,不料会考后竟名落孙山,心情不快地回到家乡。在施李两姓长辈和亲友的勉励下,发甲下定决心,发愤图强,专攻经史,习作八股,以魏征谏唐太宗《十思疏》为座右铭以自警。次年又进京会试后,吏部授发甲云南大理教授。
发甲任内修复文庙,兴建学宫,广收童生,为大理士人称颂。旋任元江教谕,建树卓著,再升迁河北西部灵寿县令。到任后,蝗灾灭绝,虎患尽除,盗匪销声,庶民生活安定改善,政声远播。据《灵寿县志》载,发甲“勤慎自矢,劝课农桑,振兴学校,士民德之。”当朝大学士李光地,听到李发甲治理灵寿的政绩,极力向皇上推荐。康熙器重发甲的学识和才能,因而赐进士出身,恢复李姓,升任监察御史。他职司弹劾,光明正大,刚直办事,曾检劾违法乱纪的案件数十件,声震天下,得到康熙的嘉奖。尤以《赈济齐鲁饥疏》,大胆直言,针砭时务,轰动一时。事因牵涉时政和皇亲国戚,康熙不悦,部议革职,但爱其忠直,留文不发。事后调任口北道道台,未几又迁京东臬台,几年后又相继升任山东按察使、福建布政使。其时江苏巡抚出缺,大学士张伯行推荐发甲升任,稍后,大学士、九卿以发甲历有政声,再次推荐以巡抚使用,圣祖即将他补授为湖南巡抚。正在即将赴任之际,母亲施氏病逝,发甲依制解职,回到澄江为母亲办理丧事,居家守孝。
发甲孝期未满,又接到圣旨,调任湖南巡抚。到达湖南后,见逃荒行乞者众多,问其原因,因连年荒旱民不聊生,立即命令府县官员开仓赈济。不久大旱变大涝,江水暴涨,常德、岳州、长沙等沿江州县部分田地房屋被洪水冲毁。李发甲急向藩库借出银两,派员到各灾地救济,自己带头捐钱购粮救济流离百姓,使灾民不至流离失所,而重建家园。
发甲积劳成疾,病逝任内。遗疏飞报京都,皇帝以李发甲清廉正直,忠心尽职,应以恤典,特赐祭葬。湖南官民将他入祀名宦祠;又请旨批准,在长沙城内北门大街专门为他建立了纪念祠;在岳麓山,有一处祭祀屈原的三闾大夫祠,祠内的配祀名人中,李发甲的名字赫然在列。其灵柩由湖南发回澄江府河阳县(今云南省澄江市),安葬于草甸老庄子。凤山李府祖坟的石标、石兽、石桌凳、诰封碑等,均系奉旨兴建。县城内北正街与李府街的交叉口,建造了宏伟的三孔石牌坊一座,以资纪念。坊顶北面书有“三世联科”,南面书有“中丞”二字,故称“中丞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