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文物 | 龙街篇(下)——瑰宝奇珍,历史沉淀
2022/2/27 10:43:40 来源: 澄江文旅 作者: 撒兰萍


澄江市

自西汉建城设俞元县

后改罗伽甸,又升为澄江路

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这里有述不尽的澄江故事

浑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留下了无数的瑰宝

澄江市龙街街道

共计26处文物点

此篇为其中13处


大河口宁波寺

(文物点)

大河口宁波寺位于澄江坝子的中南方向的大河口村村子中,距市区6公里,南边500米处是风景优美的抚仙湖。寺院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光绪四年,建筑占地面积462平方米,寺院是由前殿、正殿及厢房组成的四合院,坐西朝东,正殿建在1米高的台阶上,三开间,系土木结构台梁式构架,单檐歇山屋顶,明间及次间装有格扇门,檐枋下刻有龙凤花草图案,殿前有月台。天井内有清光绪十五年立的《心平气和》青石碑一通,主要记载当地村民在抚仙湖分段捕鱼及缴纳鱼税的数目。该寺正殿基本保存了清代中晚期寺庙的建筑风格,寺内的《心平气和》碑为研究抚仙湖在历史上的管理情况提供了重要的文字资料。



下洋海村三教寺

(文物点)

下洋海村三教寺坐落于澄江市龙街镇万海村委会下洋海村,距市区6公里,距龙街镇2公里,寺院始建于乾隆年间,重修于清光绪壬辰年,坐南朝北,建筑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全寺是由前殿、正殿、左右厢房组成的四合院,系土木建筑抬梁式构架,单檐硬山顶,檐枋下有雕刻彩绘,前殿内的山墙上有乾隆年间《义学碑记》一通、《永免城内夫役碑》一通、《琮德报功碑》一通、《放水碑记》三通、清光绪年间的《重修碑记》一通。该寺基本保持了清代建筑风格,寺内有碑七通,为研究清代中晚期村民的生产生活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文字实物资料。


华光清真寺

(文物点)

华光清真寺位于澄江坝子西面的老虎山脚下,始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1896年重修,1914年扩建。坐西朝东,建筑(占地)面积1055平方米,全寺是由呼拜楼、礼拜堂及左右厢房组成的四合院,礼拜堂为始建时的原有建筑,系土木结构抬梁式构架,单檐硬山顶,檐枋下有花草雕刻,工艺精美,明间及次间共装有18扇雕花格扇门。明间门头悬木匾一块,上书“正心如在”四字,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县令钱塘桂林立。天井内有古井一口,呼拜楼左前方有古井一口。天井内有清光绪二十三年记事碑一通,民国二十一年记事碑记一通。该寺院基本保存了清代中晚期寺院的建筑风格,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五谷寺山五谷寺

(文物点)



五谷寺始建年代不详,乾隆三十六年重修。坐西朝东。建筑(占地)面积618平方米,现存建筑由前殿、正殿、厢房组成的四合院,正殿为原有建筑,其余为仿古式现代建筑,保存较为完整。正殿通面阔13.7米,进深9.4米,三开间,土木结构,抬梁式构架,重檐歇山顶。正殿前有八级踏跺,两边各有石狮子一个(原有)。该寺正殿基本保持了清代中期寺院的建筑风格,建筑规模较大,寺院布局结构保存较为完整,有一定的文物价值。现在是当地老年人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


双树村大寺

(文物点)

双树大寺位于澄江市龙街镇双树村委会双树村中部,距市区6公里,距龙街镇4公里。寺院始建于雍正五年,重建于乾隆六十年,建筑占地面积511平方米,是由前殿、正殿及左右厢房组成的四合院,坐西朝东,正殿为三开间,系土木结构台梁式构架,单檐歇山屋顶,檐枋下刻有龙凤花草图案,前殿的山墙上有雍正五年立的《合会碑记》青石碑一通,乾隆六十年立的《常住碑记》砂石碑一通,民国二十七年立的重修碑记一通。该寺基本保持清代中期寺庙的建筑风格,结构布局完整,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庄子山火葬墓群

(文物点)

庄子山火葬墓群坐落在澄江市城以西6公里处的双树村西北的庄子山山体上, 北麓与木官山相连,山上大面积种植麻栗树。在本次普查时开探沟两条,南北向(长5米、宽0.6米),东西向(长8米、宽0.6米)共发现灰坑遗迹15处,遗迹分布密集,开口距地表10—15厘米,出土器物两件,遗迹主要分布在山顶及东面坡,面积约16963平方米。据此判断应为元明时期的火葬墓群。该墓地的发现为研究元明时期澄江的历史文化提供实物资料。


五谷寺山遗址

(文物点)

五谷寺山遗址位于澄江市龙街镇双树村委会拖柏村西面200米处的五谷寺山上,距市区6公里,为一独立山包,面积约13万平方米。近年当地村民耕种时采集到的一些青铜残片分别有,青铜钺、青铜剑、青铜矛等,从器物的器形分析初步判断为滇青铜时代的遗址,分布范围及埋藏情况不详。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澄江盆地滇青铜时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木官山墓葬群

(文物点)

木官山是位于澄江坝子西边山脚下的一个独立的小型山包,背靠老虎山,面向澄江坝子,总面积13万平方米,整个山体都是当地村民的耕地及果园。在70、80年代,当地村民耕地时挖掘出青铜斧、钺、矛、锄、戈、剑等器物40余件,从采集的器物形制分析以及1984年和本次的勘探调查,判断该墓葬应属滇青铜时代墓葬群,墓葬主要分布在木官山山顶及东面坡、西面坡、南面坡等部位,该墓地多为竖穴土坑墓,墓葬分布面积4-5万平方米,木官山古墓在研究滇青铜文化领域及澄江盆地的历史有重要地位。


上左所大庙寺 

(文物点)

上左所大庙寺位于澄江坝子西面上左所村中部,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坐南朝北,建筑(占地)面积806平方米,寺院由前殿、正殿、左右厢房及耳房组成的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的建筑风格。正殿为三开间,系土木结构抬梁式构架,通面阔13.7米,进深11米。檐枋下有花草雕刻及彩绘。总体基本保存了始建时的建筑风格,各建筑保存较为完整,石雕工艺独特,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广龙西灵寺

(文物点)

广龙西灵寺位于澄江坝子的西南方向的小村村子后山上,距市区6公里,东南方1公里处是风景优美的抚仙湖。寺院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建筑占地面积683平方米,寺院是由前殿、正殿及厢房组成的四合院,坐西朝东,前殿屋顶形制系四角攒尖顶和单檐歇山顶混合式,二层,二楼为戏台;正殿建在1米高的台基上,三开间,通面阔10米,进深10.8米,系土木结构台梁式构架,单檐歇山顶,明间及次间装有格扇门,檐枋下刻有龙凤花草图案,工艺精湛,地方特色浓郁。两侧厢房为单檐歇山顶,二层。该寺基本保存了清代中晚期寺庙的建筑风格,建筑保存完整,雕刻绘画精美,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是澄江市一座有名寺院,现在香火较旺。


朱官营清真寺

(文物点)

朱官营清真寺坐落在龙街镇朱官营村中部,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85年进行了大的维修。寺院坐西朝东,建筑(占地)面积921平方米,由叫拜楼、礼拜堂及左厢房组成。叫拜楼为七开间,明间一层为通道,二层为塔楼,高20米,门宽2.3米。礼拜堂为三开间,建于1米高的台阶上,系土木结构抬梁式构架,庑殿顶,前檐有回廊,檐枋下花草雕刻,天井内有水井一口。寺院基本保存了始建时的建筑风格,檐枋下雕刻工艺精美,现为朱官营村回民礼拜的重要场所。


高西玉虚宫

(文物点)

高西玉虚宫位于澄江市龙街镇高西村委会西街子村的北面,据《澂江府志》记载玉虚宫始建于清道光初年,道光七年重修。坐北朝南,建筑(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原为一进两院式院落,现仅存后院。后院为由中殿、后殿及左右厢房组成的四合院。后殿为三开间,通面阔12米、进深10.3米、高10米,系土木结构抬梁式构架,单檐硬山顶,雕花梁枋。楼上供玉皇牌位,楼下供观音牌位。中殿内墙上嵌有雍正元年的《高魁楼文会碑》、乾隆十一年《迎神建醮碑记》、清康熙三十八年《西街玉虚宫常住碑记》各一通,天井内有水井一口。该寺基本保持了清代中晚期寺庙的建筑风格,寺内有《夫马告示碑》一通为研究当时乡民和睦相处提供了重要的文字资料,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路歧饮洪桥

(文物点)


路岐饮洪桥位于澄江市龙街镇路岐村里的路岐河上,南北走向,为单孔石拱桥,砂石质,桥长12.8米,宽4.35米,高3.9米,跨径5.1米,该桥在《康熙澄江府附郭河阳县志》有记载,始建年代应在清早期或明代,未经重修,此桥自建成至解放后50、60年代一直是澄江至江川的重要交通要道,自60年代后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新修了一条公路,此桥逐步变为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通道,至今尚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原始面貌。为澄江现存较早的桥梁之一。



上一篇:中国人口死亡数据披露,看后令人脊背发凉
下一篇:云南抚仙湖寒武纪小镇欢乐大世界
最新资讯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江小区云苑2栋1单元501室
  • 邮箱:471550118@qq.com
  • Copyright © 2019 云南云联旅居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7063号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