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现代医学理论也认为,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百病由心生,百病从心治。世间最好的养生之道,不在于颐养身体,而在于怡神养心。
善忘:苏轼在他的养生篇中写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张鄂请求苏轼写一幅字,内容是关于养生方面的。 苏轼笑着说:“我得到了一个养生长寿的古方,药只需四味。今天就赠给你吧。” 说罢,苏轼在宣纸上就写道: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寑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其中的第一味药“无事以当贵”,便是劝诫人遇事时要放得下,看得开。 常挑一担愁,容易压垮身体;心藏一堆事,难以装下快乐。
举重若轻地安放往事,身心才能得自在。 调养精神的秘诀,就在于让想不开的事随烟消散,把心中不快的事丢掉。
少怨:曾国藩曾说过:“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 凡事忿恨在心中,只会茶饭不思,形容枯槁。看淡不平事,不怨生活苦,自然会气顺身健。
人生风雨里,我们要懂得坦然接纳一切的起起落落,当身心宽一丈,疾病自会退一尺。
不比:读《三国演义》时,我们常常感慨于周瑜英年早逝的下场。周瑜本身文武兼备,有雄才大略,但他凡事都想跟诸葛亮较劲,最终造成了自己悲哀的结局。有人说:“与别人比较,是悲惨生活的开始。”人比人气死人,命比命气出病。人一旦不快乐,健康又何从谈起。我们要明白,这世间之事,比不完,争不尽。与其把目光放在别人身上,不如专注于生活本身。
别人有别人的生活,自己有自己的轨迹。和别人比较让自己陷入失落、嫉妒中,实在毫无意义,只会消耗精力。梅花不与牡丹争艳,自有暗香浮动,每个人的生活各有其精彩。有的人一间屋,六尺地,也能过得满心欢喜;有的人桌当床,衣作被,也能颐养天年。尘世间幸福终究不是比出来的,而是过出来的。
寡思;一个人,如果心有千千结,病根自会种下。医圣张仲景曾为另外一个名医治病。这位名医叫沈槐,已经七十多岁,一直惆怅无人继承他的医术,因为思虑过重,身体抱恙。 医者难自医,张仲景一番望闻问切后,确定是忧虑成疾,马上开了一个药方,用五谷杂粮面各一斤,做成药丸,涂上朱砂,让沈槐食用。沈槐看见这药方,觉得好笑,命家人挂在屋檐下,逢人就指着药丸把张仲景奚落一番。 无论是朋友亲戚,还是同行郎中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谁见过五谷杂粮能医病?笑话!笑话!”
他一心只想这件事可笑,忧心多虑的事全抛脑后了,不知不觉地病就好了。 这时沈槐才恍然大悟,其实张仲景以五谷杂粮开药方,一方面是以别出心裁的方式让他转移注意力,另外一面是劝他饥来吃饭困来眠,不要想太多。有时候,不是病痛选择了人,而是自己因为思虑过度找上病痛。
明朝医学家龚廷贤说过:“物来顺应,事过心宁,可以延年。”养生的最高境界,在于养心。善忘是为了遗忘悲伤,少怨是为了消除负能量,不比是为了减缓焦虑,寡思是为了清净宁神。只要我们心念通达,做到心中无挂碍,就能活得一身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