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一个视频,感慨颇多,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晚上顶着寒风在室外跑步,身边的人都担心他发生意外,叫他停下来,可是老大爷非常坚持,一定要把规定的路程跑步,就这样一共跑了两个小时,让身边的民警都十分敬佩。
七十多岁的老人尚且有毅力在夜间如此寒冷的条件下跑步,而很多青壮年却早早当起了“咸鱼”,每天非必要不运动(这里的运动指赶公交车、上班快迟到、去菜市场买菜等),专门用来运动的时间少得可怜,难怪很多人抱怨自己每天久坐腰酸背痛,一爬楼梯膝盖就疼,身体状况还不如老大爷。
相信各位也很委屈,每天上班已经很累了,下班后只想躺着,有的人下班后还要打开电脑盯着信息,根本没有时间运动。这就导致,很多人都存在运动不足的情况。
运动不足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一大因素,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发表的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活动量严重不足,居民休闲身体活动参与率很低,到2015年已经跌至7.33%,也就是说80%以上的人没有参与到运动中来。
有意思的是WHO发布的报告却显示中国只有14%的人不锻炼,如此看来,这两份报告差距很大,大概是因为研究的人群年龄不同,体力活动计算方式也不同。
国人健康程度不容乐观,运动不足8大疾病找上门
从全球癌症数据来看,我国的新发和死亡人数均是第一位,不仅如此,心血管疾病数据也很严峻,患病人数超过3亿,15年间上涨了48.06%。
以往觉得肥胖离我们很远,事实上中国有六亿多肥胖和超重人口,防控肥胖刻不容缓,如果按照人口来算,我国才是妥妥的“胖子大国”。
其他就不多说了,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脑卒中、心力衰竭等8种疾病都和运动不足有很大关系。事已至此,再不明白运动的重要性就晚了。
最简单的养生方式——运动
身体长时间不运动,就像一台先进的机器放在角落蒙尘,慢慢地各个零部件都开始老化,肌肉、骨骼、循环能力、代谢能力逐渐衰退。一旦肌肉萎缩含量减少了,骨骼的负担就会增加,肩颈、腰背、膝盖随之出现各种疼痛。与此同时,人的心肺功能会变差,体内的炎症因子增加,身材逐渐变形,血管病变出现更多慢性问题。
而运动是抗病、抗衰、抗癌的“良药”,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下,身体患癌症的风险下降,每块肌肉和骨骼得到加强,呼吸更加轻松、舒畅,血管也富有弹性,慢性病显著降低,你会发现自己更快乐了,心中的烦闷和压力减小了,每天都很开心。
40至70岁之间的人,应该如何运动?
运动有很多种类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来选择,比如说基础体力活动,比较贴近日常生活,做起来不是很累,再比如说伸展类运动,需要肢体柔韧,有一定运动基础。还有针对性的力量锻炼、有氧锻炼,针对某些部位着重锻炼,以达到更好的健康效果。
40岁以后的人身材逐渐发胖,腹部和臀部开始堆积脂肪,此时运动要以维持身材,增强肌肉肌肉为主,女性朋友要多做塑形、拉伸、练习柔韧性的运动。比如说举重、瑜伽、俯卧撑、深蹲等。
50岁以后肌肉和骨骼衰老明显,应该以负重、有氧运动为主,对抗骨骼退变,刺激骨细胞再生,同时还能减缓肌肉和皮肤的衰老速度,让你看起来比身边的人更年轻,适合骑车、靠墙静蹲、健身操等运动。
60岁后不管是器官功能还是肌肉组织都已衰老,有的人因为慢性病还留下后遗症,此时不宜做剧烈的运动,应以提升心肺功能为主,例如游泳、深呼吸、太极拳等。还可以在家里做勾脚背、垫脚尖、爬行等简单运动,没事收拾家务,遛狗也是很不错的。
70岁以后要保护好自己的关节,注意别跌倒,想运动的人可进行快走、慢跑等运动,身体不太好的人每天散步30分钟也是可以的。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也不要久坐、久躺。扫地、擦玻璃、修剪园艺、买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活动身体。
不过,医生也要强调一点,运动需遵循适度原则,年轻人体力恢复得快,精神旺盛,关节也比较柔韧,中高强度运动都可以进行,但是中老年人已经不具备这样的身体条件了,强求自己只会造成伤害,如果运动后明显感觉某个关节和肌肉很疼,甚至不能走路,那就说明运动量太多了。
每一个人都需要运动,如果长时间不运动,身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妨选择一个喜爱的运动,长期坚持下去。若是觉得一个人运动太无聊,也可以叫上朋友或家人,结伴运动,实在不行,家里的猫狗宠物也能在你运动中提供一些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