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变才能通!
2022/3/31 9:13:07 来源: 云南观察 作者:
今年3月

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

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加快旅游业恢复发展

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着力提振旅游市场信心和活力

促进旅游业及有关产业快速回暖复苏

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力争2022年底恢复到2019年水平


3月28日


《中国城市报》刊文

深度解读疫情防控态势下的

云南旅游困境

文章提出

《通知》的发布对于当地旅游企业

和旅游从业者而言无异于一剂强心针

那么

这次的政策措施能否更加有效地

挽救渐颓的旅游业?

随观察君一起来看看

市场预期过高 实现存在困难

云南省政府不仅试图拯救当地低迷的旅游市场,且想实现弯道超车。《通知》明确表示,在疫情趋稳可控的前提下,力争云南旅游业于2022年底恢复到2019年水平。

如今,我国仍持续面临同时段多地发生以奥密克戎变异株为主的疫情风险,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在此背景下,云南省要将旅游业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并非易事。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

“如果在2022年接下来的时间内,疫情防控形势相对稳定,云南旅游业在年底恢复到2019年水平是具备极大可能性的。”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

“一方面,要看云南省自身对于旅游业恢复的开放与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还取决于其他省区市以及国际防疫合作的情况。国内外客源数量非常重要,仅仅依靠云南省自身的本地客源显然是无法在2022年底前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

“首先,是受疫情影响,其已经错过了今年第一季度的旅游黄金周——春节假期;其次,在动态清零政策影响下,持续相对较严的管控无法避免,导致游客无法随意出行;再次,灵活就业人员数量持续增加,居民的消费能力有所下降;最后,目前部分游客对地方隔离政策仍持谨慎态度。”

靠旅行社引流并不现实

《通知》明确,鼓励各类主体“引客入滇”。对年内招徕省外入滇过夜游客数1000人以上的省内组团旅行社(含省外旅行社驻滇分支机构),云南省财政按照每接待1名游客5元的标准给予奖励。

云南省政府将一定希望寄托在旅行社身上,却忽略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旅行社的生存发展现状。

此前文旅部发布的《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旅行社的2019年和2020年国内旅游组织人次分别为1.77亿和5700万。特别是2020年对旅行社而言,堪称灾难性的一年,全行业毛利只有3.27亿元,几乎全行业亏损,尽管2021年有所回升,但情势依旧严峻。

●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

“随着游客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散客化、互联网化,研学游、亲子游、非遗游等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但旅行社提供的产品中很大一部分还是传统的观光产品、长线产品、大包价产品,对于周边游和本地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和资源整合深度不够,对于旅游新产品开发的专业化能力不强,对于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不足,与居民旅游休闲的需求不相匹配。如今的中高端消费者愿意为个性化服务买单,而旅行社在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品质、走专业化道路上还没有取得显著效果。”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

“此种鼓励措施只能是‘饮鸩止渴’,是时下的权宜之计,短期内也许可以起到明显的人气提振作用,但不可长期保持,应避免被行业的投机者所利用。”

加快旅业恢复 云南任重道远

近年来,省际合作逐渐成为一股潮流趋势,云南省也看到了其中的契机。

《通知》指出,云南省要加大省际合作力度,借助沪滇合作等平台,主动与上海市、广东省等发达地区对接,最大限度承接其旅游消费需求;对参加省、州市组织的赴省外开展市场营销推广活动的旅游协会和企业,省财政按照每次每家1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同一协会和企业每年最多可累计补助5万元。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

“我国已全面进入“碎片化旅游时代”,90后新消费主体的登场,正自下而上地加速着供应链的迭代,消费移动化、需求个性化、目的地IP化、产品细分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上海、广东经济发达地区的人群,无疑从地理空间位置、消费需求、消费实力等多元化角度上来看,都将是云南旅游业发展所需的优质服务客群。”

“要实现良好的省际合作,构建优质的区域协调发展局面,则需要云南省与其合作目的地间从政策、金融、市场等多方面建立长期有效的联动机制。要做到这些,首先应推出往返交通、航空、高铁等优惠政策,突破交通消费障碍。”

“最主要的还是要依靠当地政府的正确把控,以及政策的强有力指引和监督实施,在加强各项旅游设施建设的同时,推进区域旅游合作体系建设,加速旅游业态标准化推进,完善执法监督体系、旅游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云南旅游业“软实力”,将传统旅游与数字技术、电子商务、直播、融媒体等有机结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切实提高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服务的质和效。”

●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

“云南应在国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营造舒适的旅游环境,杜绝层层加码和‘一刀切’的行为;同时,要对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有清晰的认识,即我国旅游业早已从走马观花的观光旅游向度假游转变,亟需为游客提供适应当下发展的度假产品;此外,还需进一步扶持当地旅游从业者和商户的发展。”

除了印发上述《通知》外

云南省即将印发

《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其中提出

“锻造康养旅游新业态新产品

助推云南健康服务业发展”

云南省将以大滇西旅游环线、澜沧江沿线休闲旅游示范区、昆玉红旅游文化带为支撑,打造一批交通方便快捷、康养类型多样、医疗资源集聚、旅游产品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智慧化管理水平高的康养旅游集聚区、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

依托气候环境、森林生态、山地湖泊等自然资源优势,云南省将建设一批生态环境优美、康养内容丰富、休闲度假舒适的复合型康养度假区、生态旅游区、湖畔度假区、湿地公园、森林康养基地等生态养生旅游新产品。

以滇西温泉养生旅游带和综合型温泉康养度假地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兼具观光、休闲、康疗、养生等复合型温泉康养旅游新产品。

以“低空、山地、水域”为主要载体,依托全省高原体育训练、户外运动场地,通过各类低空航线、登山步道、绿道、骑行道等有机串联,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兼具民族特色的高端、专业、安全的户外运动基地、汽摩赛车场、国家步道、骑行绿道等康体健身休闲新产品。

依托中药材种植基地、医疗康复基地、养生养老基地,充分挖掘推广民族医药特色诊疗保健技术和服务,建设一批医疗康养旅游基地、中医药食疗养生旅游区、健康保健养生旅游区、养老养生体验园区等医疗养生旅游新产品。


云南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


造就了云南的旅游神话

但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

云南旅游发展一度低迷

旅游从业者也如履薄冰

观察君认为

未来云南旅游布局

或许可以尝试这样做

观察君有话说

“观光式”旅游向“本地化”旅游转变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旅游“本地化”成为新趋势,具体来说,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异地游客的“居民化”,即异地游客在旅游消费偏好和行为方式上更贴近本地人;二是本地居民的“游客化”,即本地居民成为当地一些旅游目的地的主要“游客”。

“本地化”旅游具有的“独特基因”,即:高频次,本地游客出游的随意性增加出游次数。

快捷,旅游半径缩短。

以家庭游为主,替代过去以大型旅游团为主。

个性化,所需旅游服务以小众特色服务为主,需要精细化、定制化服务。

单一需求,出游多为减压、旅居、亲子等为目的的“微度假”。

特色农产品代替旅游纪念品,“本地化”旅游景区往往位于近郊或乡村,游客多需求当地特色农产品。

信誉度要求高,本地客群“回头率”高、口碑效应大,对服务供给者提出更高信誉要求。

受疫情影响,旅游业整体发展受到冲击,但同时也推动“本地化”旅游加速成型。研究者发现,疫情之下,“3小时”旅游圈为主要活动范围,超半数游客选择自驾游,五成左右游客选择城郊游和乡村游。

专家指出,云南对于今后旅游业未来发展方向并没有十分清晰的认识,政府的思维还停留在疫情前只想抓住团客的思维。传统的观光产品、长线产品、大包价产品,显然与当前情境下的旅游者需求和心态不符,如何将“观光式”旅游向“本地化”旅游转变,观察君认为是云南当下旅游需要转变的思维。

网红IP效应与旅游结合共进

随着互联网的升级,云南许多“野生”网红应运而生,比如滇西小哥等,他们对云南文化的输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面临当前多重压力社会,许多人反而对淳朴的乡村生活心生向往,此时不应小觑网红IP的号召力,而是应发掘、号召,将这类网红与当地旅游资源整合,制定共赢策略,带动粉丝“沉浸式”旅游,开辟云南旅游新路径。

来源:中国城市报、昆明信息港、云南省人民政府网、发展北京等


上一篇: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当你老了沿着中老铁路出国耍,到云南旅居康养
下一篇:人到中年,多靠近“滋养”你的人
最新资讯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江小区云苑2栋1单元501室
  • 邮箱:471550118@qq.com
  • Copyright © 2019 云南云联旅居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7063号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