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锐|“90后”开始担心父母变老:七万独生子女的“养老焦虑”
2022/4/15 16:35:36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中国65岁以上人口为1.9亿,占总人口的13.5%。根据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时,即进入老龄化社会,若比例达到14%时,则为深度老龄化社会。随着我国第一批“80后”逐步迈入不惑之年,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也逐渐迈入了60岁~70岁的中低龄老人行列,摆在这些独生子女家庭面前的养老问题逐渐突出。

在社交平台豆瓣上,有一个名为“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交流组织”的小组,从2019年11月建群至今,这个豆瓣群组已经集结了将近8万名独生子女,他们共同在这一方天地里分享彼此正在或即将面对的“养老焦虑”以及照护心得。该群中的成员大多是“90后”,也有“80后”乃至“00后”,他们当中有创业者、公务员、留学生等各个群体;有的与父母的关系并不和睦,有的则来自离异或单亲家庭;有的正面临着照料家中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或癌症患者的重任;有的则在漫长的探索中已与父母达成了“住养老院”的共识……

七万多名独生子女,各有各的“养老焦虑”。近日,记者采访了其中几名有代表性的年轻人。



他们负担不小:


“最害怕父母得重病”

“80、90年代的独生子女们,终于到了要供养父母的时候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天各一方,一年里团聚时间寥寥,子女的自我实现和父母的生活质量,是令人两难的选择题。即使两代人同在一个城市,疾病也可能带来金钱和精力的沉重负担。”

以上是豆瓣小组“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交流组织”的简介。在这个小组中,共分为四个栏目,除了“知识科普类”“欢乐点滴”“小情绪”以外,讨论热度最高的就是“求助”栏目——

需要多少存款才能保障父母生病有得治?

自己是离异单亲妈妈,孩子只有一岁,父亲生活不能自理,怎么办?

父母在广州,父亲得了肠癌,楼主是独生女,37岁单身未婚,如何照料老人?

怎么给得糖尿病的父亲买防癌险?

……

每一条求助内容,都写尽了独生子女面临父母得重疾时的焦虑和无助。该群组的建组人之一名叫吕萨拉,她同样是一名“90后”独生子女,吕萨拉的爷爷患阿尔兹海默病,外公得了中风,都需要长期看护,她看着自己父母和他们的兄弟姐妹们一同照料着双方的老人,都尚且分身乏术,不免也开始担心作为独生子女的自己,未来将如何负担父母的养老,尤其是离家在外的情况下。

网友“深海鱼”算了一笔账,作为一名2岁孩子的妈妈,她和丈夫日常要担负起每个月的房贷、物业费等费用共5900元,车贷、油费约5000元,孩子的奶粉钱、尿不湿、辅食等约2000元,日常生活开销4000元……这意味着这个家庭一个月至少就得花费16900元。“一旦遇到父母得重病,按照我们夫妻俩每个月各1万元的收入来看,根本不敢想象。”而即便是把父母送去养老院,对于老人的不同情况,老人院的收费也存在差异化,即便一个老人一个月收费3000元,对于子女来说也会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在她看来,父母得了重病就像是压垮一个独生子女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

网友飘飘则发了2019年她78岁的婆婆因为肾衰竭住进ICU的账单:从2019年8月1日至8月7日,便已用款117902元。“这还是没有切气管、上有创呼吸机的情况,只用了血滤和其他监测仪。最后ICU住了30天,花费了至少20万元。并且这还是在我婆婆有医保报销的前提下。”而除了老人住ICU的费用,独生子女还需要面对雇用护工的钱:“当时为了调理婆婆的身体,在婆婆从ICU出来之后就立马联系了另一家医院,护工费220元/天,我们又要忙工作,最后调理了整整两个月,又花费了大概13200元。”

“养老问题说到底就是钱的问题。”豆友胡臣告诉记者:“一旦进了ICU,基本上花钱就是没有上限。”作为“80后”的她,对于“90后”的消费观也颇感不安:“如果说最后悔的,可能还是觉得当时没有为家里人买好充足的商业保险。现在我留意到很多大城市的年轻人已经30岁了,都还在习惯性地当‘月光族’,缺乏存款意识,这是让人挺不安的。可能现在他们的父母没有出现健康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发现自我抗风险能力很低。所以像惠民保险、医疗险、防癌险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养老保险的补充早日纳入考虑,只有当子女尽早养成保险理财和定期存款的习惯,未来才不至于陷入被动恐慌的状态。”


“80后”“90后”独生子女如今陆续步入“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视觉中国)

他们选择回家:

“妈妈得乳腺癌瞒了我两年”

即便是没有家庭经济负担的独生子女,也同样面临给父母养老的焦虑情绪。在该交流小组里,一位叫小花的网友开展了一场局部调查,在50多个样本中,有61.82%的独生子女和父母不在同一个城市居住,62%的子女和父母一年只能见面1~2次。而这些独生子女所面临的焦虑和压力主要包括:担心父母老了身体出现问题应付不过来、担心父母出现紧急情况时自己不在身边、担心父母被骗、和父母三观不合互不听劝、担心父母没有经济来源等。

为此,作为独生子女往往需要学好“时间管理”:既要能应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琐事,还要在父母生病时,可以抽出假期和时间去分担和照顾;既要照顾好小孩的上学和教育问题,还需要照应父母的生活日常。正因为如此,大部分的独生子女都希望可以在父母老了之后将其接到自己所在的城市一起生活。然而囿于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选择放弃一线城市的工作转而回家的独生子女也开始增多。

在许多同龄人眼中,今年30岁、在国外刚参加工作的武汉女孩梓宇似乎拥有着格外顺遂的人生:她的父母经商,年龄大约55岁,性格通达乐观,身体健康。每次聊起养老的话题,父母就都会叮嘱梓宇“想飞多远就飞多远,不必担心我们”。于是在梓宇18岁高中毕业后,便独自一人出国留学,一直从本科念到博士毕业。

梓宇认为,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联系还算密切:每周两三次的视频电话,看到父母的笑容,梓宇都觉得安心。前年,梓宇博士毕业,在选择回国和留在国外工作之间,她选择了后者:“当时我也和父母商量过,但他们总是说‘不用管我们,我们还没退休,你只负责过好自己的人生’。所以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先留下来。”

恋爱、工作、生活……如果按照正常的生活节奏,梓宇可能不会动一丁点回国发展的念头。直到去年,梓宇在与母亲的视频聊天中意外得知母亲被诊断为“乳腺癌早期”。

“当时我妈一直骗我说是误诊,称她只是得了一个乳腺结节,做一个切除手术就能好。我看她精神状态都还挺不错,就信以为真了。”梓宇回忆,“如果当时我知道这是她的一个谎言,我一定会立马买机票回去。”

而就在那段时间,梓宇正忙着博士答辩以及毕业找工作,她的母亲只能悄悄在弟媳的陪同下参与化疗,甚至叮嘱家里人都不要告诉梓宇,称“担心影响她的未来”。“我不知道那段时间她是怎么过来的,直到两年后我和我堂妹聊天才意外得知,原来那段时间是她的妈妈一直陪伴着我的妈妈;原来我妈妈并不是误诊,而是一直隐瞒着我;原来整个家里我是唯一一个不知道妈妈得了癌症的人……我那段时间的脑子整个都是懵的。”梓宇说。

经历了新冠疫情、经历了母亲的“瞒报病情”,梓宇如今越来越觉得陪伴家人的可贵:“我想清楚了,趁现在还没有组建家庭,我在考虑要不要把国外的工作处理妥当了就回国。可能父母在养老方面不会存在物质方面的困难,但只要想到我可能会错过他们的老年时光,这反而会让我懊悔一辈子。”

同为独生子女的网友Bach近期也选择了“回家”。Bach的父亲处于脑癌晚期,由于疫情防控,医院只允许一个家属陪护,她的母亲便担负起照护的角色,日夜不休地照护丈夫打针、吸痰、护理等。Bach工作的城市离家大概200公里,但受疫情影响,她每回一次家都要花费许多精力和时间,于是前几日,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之后,她最终决定卖掉工作所在城市的房子,与相恋多年的男友分手,回到父母所在的城市工作:“因为我突然明白,父母是全心全意爱我的。以前每当我奔波往返于两座城市的时候,男友也并未主动陪过我,我知道也许他没有义务这么快融入我的家庭。但是父母却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总是给我最好的,面对现在的养老焦虑,我觉得唯一能偿还他们的方式就是好好陪伴他们。”


一名“90后”今年春节回家,第一次拍下父母一同散步的背影。(程依伦/摄)

跨越精神“鸿沟”:

“我开办了线上养老院”

对于独生子女来说,即便解决了距离上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的还包括两代人精神上的问题,如沟通方式上的“鸿沟”。在“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交流组织”群组中,记者发现各种令人哭笑不得的“老顽童”故事:老爸沉迷拍短视频,热爱互动,为了逗他开心,“我”偷偷花钱帮他的视频“上热门”;老妈迷上拼团购物,每日的爱好就是在手机上“薅羊毛”,结果买回家却发现有些东西连品牌都没有;更有甚者,则是讲述其母亲对子女的控制欲太强,或是经常“哭穷”,感觉沟通非常痛苦;父亲掉得只剩五颗牙了,如何劝说他认真刷牙……

“这一代的子女和父母之间最大的问题已经不是物质上的供养问题,而是精神方面的沟通问题了。”从事养老行业的胡臣说,“如今的老年人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多的还需要对他们个体的关注,他们往往更需要平台来展现自我,丰富精神生活。”为此,今年才30岁的胡臣开办了一个“线上养老院”,即通过为老年合唱团、老年舞蹈队等的老人们对接舞台资源、居家适老化改造资源、养老院资源等,以精神需求带动现实需求,实现老人们的“精神养老”。从苏州到南京,目前在胡臣的“线上养老院”内,已经有了5万多名老人的流量。

接触了这么多老年人群体之后,胡臣对于与老人沟通也有了一番体会。“如今在一线城市生活的父母,基本上不会和子女同住。在他们的观念里,就是觉得靠不上子女,一方面是刚步入30岁的子女往往收入有限,其次年轻人忙于工作和育儿,怎么有时间照顾老人。”胡臣的父母是湖北人,今年都是55岁, 正是抱着这种“不靠子女”的心态,他们也往往更加固执。“父母就跟小孩一样,是需要培养和沟通的。”胡臣说。为了解决父母的养老问题,胡臣很早就开始“培养父母”。胡臣的父亲年轻时从事文化产业,因此对于老年人的舞台活动等很有经验,胡臣索性让父亲来充当他的“高级顾问”角色。而当父亲学会站在子女的角度去看问题时,自然就会更加“明事理”。

同样利用互联网在努力“驯服”父母的还有网友李粒。“要深刻意识到一点,不管你的父母年轻时受过怎样的教育,当人老了,就会害怕身体虚弱,害怕孤独,所以容易被骗,比如购买所谓的保健品;也会变得很固执,开始听不进子女的劝……所以在他们只有50岁,还只是‘低龄老人’的时候,就要开始‘培养’他们。”

李粒向记者分享她的心得:她会充当父母在各个老年群里的“兼职秘书”,帮父母筛选各种活动和信息;她还会经常给父母发一些社区新闻或防诈骗的视频,让他们了解骗局是如何发生的;她会教父母关注“丁香医生”等正规的医疗健康公众号,并告诉他们要学习正确的健康知识;更重要的是,她要重新树立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形象,叮嘱父母遇到事情一定要跟自己商量等。

“父母总会觉得我们是小孩,很多时候他们还保留了当家长的尊严,但是只有当你表现足够成熟、足够耐心、足够用心的时候,他们才会更容易采纳你的意见。”李粒说,“说到底,想要缓解为父母养老的焦虑,最实用的就是从现在开始做一点实事,对他们多一点关心和督促。”


正在照料家中失能老人的那些“90后”子女的父母们,都表示“不敢老去”。(陈忧子/摄)

重回职场的父母:

“他们害怕成为我的负担”

而在这个独生子女交流小组近两三千的帖子里,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人群:农村独生子女。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2000年中国农村独生子女数量在3300万到4300万之间,如今随着他们的父母老去,农村独生子女进入职场,摆在他们面前的也将会有更多挑战,其中最大的一点便是:父母没有退休金,农村社保作为唯一保障,未来他们的养老要怎么办?

“从我们子女的角度来说,当然是希望自己多努力一点,争取让父母没有经济上的顾虑,但事实上,这并不能让父母有安全感。”惠子说。今年28岁的惠子,直到最近两年父母迈过50岁这道年龄坎才开始担忧起父母养老的问题,而相比之下惠子的父母却比她更焦虑。

惠子的母亲存在腰椎病和风湿病,早年本来已经辞职的她,这几年又重新走入职场,帮工厂打起零工。尽管一天的收入也有两三百元,但母亲却不得不身处嘈杂的环境中,并需要长期保持站立。“后来我说,可以每个月给她几千元,让她不要工作,好好调理身体就是对子女最大的‘减负’,但她却找借口说自己闲不下来。其实我心里知道,她这么努力的原因是害怕未来成为我的负担。”

小冰的母亲也在今年选择重回职场。今年56岁的林阿姨年轻时曾是一名办公室文职,退休后她选择前往女儿小冰所在的一线城市短住,“但是没住多久她就觉得不太能适应当地的生活,开始自己琢磨通过网络看招工信息,一天之内就问了三四家单位,还包括保洁,可能在她看来,赚多少钱不重要,但能帮子女多分担一点是一点。”也正是因为如此,把母亲接来城里的小冰反而开始动摇:是否要“放”母亲回到节奏悠闲轻松的故乡,才是对她最好的“尽孝”。“过往的养老观念是‘父母在不远游’,但如今我们都在外工作,老人们总说随迁是‘享福’,但谁真的知道,这种选择对他们而言到底是一种自由还是无奈。” 小冰说。



人大代表:建议鼓励兴办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院


在今年2月中下旬中国政府网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

据了解,《通知》中提出了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落实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适时适度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完善基本医保政策等系列措施。

而为解决家庭养老功能萎缩、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短缺的问题,不少业内专家也纷纷提出建议。广州市人大代表、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策划总工蒋厚泉曾建议,可以试点“时间银行”,即将志愿者为老人进行公益服务的时间计算入“时间银行”,服务提供者在提供服务三个月以上或时间累积到一定数额之后,可以“兑换”相应的“时间货币”,既可以兑换成自己年迈时所需要的服务,也可以经管理方审核同意后,兑换成由直系亲属享用的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和保险有一点相似,可以鼓励大众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多帮助服务他人,服务今天,享受明天。”蒋厚泉称。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陈雪萍建议提供独生子女老年父母的养老补助,鼓励兴办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院,在政策所规定的退休金的基础上,独生子女父母退休金上浮10%~20%,并允许已达到退休年龄的独生子女父母投靠异地工作生活的独生子女,并且享受到与当地居民一样的待遇;在政府财政支持下,适当提高农村独生子女老年父母的养老保险金;对于没有交过社会保险的独生子女父母可以补交养老保险,达到退休年龄也可以领取养老保险。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父母变老,

无论是“60后”“70后”“80后”还是“90后”,

每一代人都有担心。

衰老、疾病,

父母的身体变化总让我们牵肠挂肚。

如何面对自然规律,

在物质上尽孝的同时做好心理建设?

您若有话说,请与我们联系:

gzrbjdjzb@163.com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程依伦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陈忧子、程依伦(除署名外)

海报:谭惠兰 赵小满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蔡凌跃


上一篇:今冬候鸟式养老去哪里?研究:海口、南宁、三亚评分前三
下一篇:云南抚仙湖畔星河璀璨,美到窒息!
最新资讯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江小区云苑2栋1单元501室
  • 邮箱:471550118@qq.com
  • Copyright © 2019 云南云联旅居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7063号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