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新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科主任张文宏很忙。
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举行,张文宏现身;晚上,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新闻中心网络视频采访间,张文宏再次接受了媒体密集采访。
大江东工作室同样关注,张文宏委员带来哪些提案?在委员通道,他为什么提起“张飞”的故事?对新冠病毒会不会卷土重来和最近流行的甲流,他都有怎样的看法?
张文宏在委员通道接受记者采访。资料照片
通过小故事,深谢人民群众和基层医护,“走出疫情,是大家共同努力”
“疫情三年以来,您最大的体会是什么?”在首场委员通道,记者提问。
张文宏委员首先提及的,是对人民群众的感谢:“三年来,我非常感谢人民群众的巨大贡献,特别是大家对医务工作者始终非常理解。我们能走出这次疫情,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基层医护人员承担了非常多抗击疫情的工作,他们是我们走出疫情的关键力量。”
张委员语速飞快,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述了一个他亲历的小故事,让大家明白了“分级诊疗的重要性”。
今年1月,张文宏去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人民医院巡诊。在重症病房,有位潘阿姨看到他很开心:“我快好了,谢谢张医生,我认识你!”这让他很诧异,之前他并没来过。该院医生张飞提醒说,此前曾经通过医联体远程会诊平台求助会诊,在张文宏等专家们指点下进行救治,让潘阿姨脱离了危险。
“原来,她是通过远程医疗认识我的。”张文宏明白了。
张文宏医生在朱家角人民医院查房。资料照片
“很勇猛”的社区医生张飞:专家大咖的指导让我“感到很放心”
《小医院一线守护,大专家远程搭脉》,1月26日的人民日报要闻4版,报道过上海实施新冠感染分线诊疗的做法,这让许多基层社区医生心里有了底。
张文宏在委员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及一位“很勇猛”的社区医生张飞。张飞此前曾在接受大江东工作室采访时说:“专家大咖通过远程视频,就像在床旁现场指点、提供治疗思路,教我们具体方案,紧急情况下,就会从一片混沌、慌乱到慢慢知道怎么做,感到很放心,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成长!”(《大江东︱上海“智慧”设定“青浦密码”》)
一次次远程和现场指导、会诊活动,受益的是张飞们,更是在黄金72小时及时获治的患者。关口前移,让家门口的小医院充分发挥分级诊疗前沿阵地优势,有效缓解上级医疗机构就诊压力,助力上海平稳扛下救治高峰期的重负。
张文宏委员通过这个故事引出他对分级诊疗的期待:希望能打造一个更张弛有道的分级分流就诊体系,整个医疗卫生体系就会更有弹性、更有韧性,我们的生活就可以更从容,未来会更美好。
难怪,他这次带来的一份提案,正是《增加百姓社区服务获得感 化解医疗资源结构性难题》。
建议加大对特殊人群的免费治疗力度,实现消除结核病目标
3月4日20时,又一场对张文宏委员的采访在线上举行。
一开始,只有张文宏委员出现在线上画面,部分记者只开了声音。“您这边能否也打开镜头,感觉面对面采访会好一些,谢谢您。”他笑问。直播间传来一阵轻松的笑声,记者们纷纷打开摄像头。
“这次两会,您还关注哪些话题?”有记者提问。
“我今年还提了一个虽然小众、但很重要的问题,即对结核病的诊治。”他说,我国若要实现消除结核病的目标,在费用支付上应再加大对特殊人群治疗的免费力度。
他解释道:很多结核病患者相对支付能力较弱,有些还会因病返贫,最终只好选择不治疗。这会使结核病在社会上传染流行。他希望进一步推动结核病在医保支付之外能够对这些群体自付部分予以一定减免。
张文宏委员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新闻中心网络视频采访间接受采访。视频截图。
甲流来袭,建议免疫力低下者去公共场所要戴口罩;对诺如病毒不必恐慌
最近,人们对新冠病毒的注意力相对减少,但又开始担心甲流。有记者提问:新冠病毒现在情况怎么样了?近期对甲流的流行怎么看?
张文宏委员思索后回答:之前,我们国家已经避开几个致病力非常强的病毒。奥密克戎病毒经过变异,毒力大大减弱。经过这一轮疫情,我们对脆弱人群的保护机制体制已经不断优化,基层不断强化力量、强化治疗方案,国产抗病毒药物开始上市。有了好的方案、好的药物,后面一波感染虽然来临,但大家的感觉,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他补充道:如果有的人前面没有感染过新冠,现在出现症状了,可以去发热门诊做相应的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影响会减到最小。
“对于甲流,我个人建议,免疫力比较低下的人如果到公共场所可以戴口罩。” 他说,现在,有的小朋友感染了诺如病毒。实际上,在学校里这种病毒经常过段时间就会来,虽然难免,但通过对症治疗都能治好,大家不用恐慌。
“老调重弹”:打疫苗很重要;打造张驰有度的分级分流就诊体系,应对未来的公卫挑战
对重点人群的保护,仍是张文宏委员非常关心的问题。如何加强对重点人群的保护?他再次“老调重弹”——打疫苗。
“要加强对重点人群的保护。第一个,第四针疫苗非常重要。”张委员说,“第二个,对这些病人要早发现。”怎么做到早发现呢?他认为,家庭和家庭医生都要发挥作用,医生要第一时间诊断,发病后的72小时是早救治的“黄金时间”。
“打疫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些是关键。”他不厌其烦给记者做了关键词梳理。
就记者提问,对于已经步入老龄社会的当下,我们该如何保障老年人看病的需求?张委员说:最终靠得住的,是我们基层的医疗卫生体系。我们不断健全医疗卫生体系,绝不只是为了新冠而准备;应对我们的老龄化社会,也是考虑之一。“让医疗体系更有韧性,是我们国家一个通盘的考虑。最近,国家卫健委提出一系列加强基层卫生医疗体系的政策,就是为了我国更长远的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