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截止到2022年底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8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9.8%,且该数值还在不断上升中,预计到2035年时将突破4亿人次,这提示着我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划分,人一旦进入了60岁就算是老人,60岁不仅意味着衰老,同时也意味着进入退休年龄,可以领取养老金的时候。因此,不少人都会关心自己进入60岁后还能活多少年,领到多少年的退休金。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70岁被很多人认为是一道寿命坎。这种说法其实有一定的道理,不少老年人一旦进入了70岁身体机能就会出现急剧下降,一旦生病不久很有可能就会去世。
以色列的学者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发现70~79岁的老年人平均每月会出现2次的健康问题。而80~89岁、60~69岁两个年龄段的老人健康状态却一样稳定。
也就是说,70~79岁是一个危险期,在这个阶段老年人体内各器官衰老速度加快,更容易发生老年病,如三高、动脉硬化等。而过了80岁之后,疾病出现的几率反而会下降,身体机能恢复到之前较良好的状态下。
很多人都好奇,到底活到多少岁才算长寿?
国际上对于高寿这个词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寿命在平均寿命线之上即可被称之为高寿。根据《健康中国》目标规划,203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目标是79岁,也就是说到时候超过这个年龄段的人就算是长寿,80岁以上就可以算是长寿。
那一万人当中,有多少人可以活到80岁呢?咱们以上海市为例。
根据上海市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本市人预期寿命为83.18岁,其中男性80.84岁、女性85.66岁。上海全市户籍人口数量为1505.19万人,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有83.15万,占总人口的5.5%。换算一下,每10000人里就有550个人活到了80岁以上。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各国人均寿命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平均寿命为72.5岁,其中日本以人均寿命84.3岁居于榜首。
但有趣的是,多年蝉联世界人均寿命排名首位的日本人却不怎么爱运动,发表在《柳叶刀·全球健康》一项全球最不爱运动的研究调查显示,日本人在11位,约有六成日本人不爱运动。
日本人不仅人均寿命长,而且百岁老人的患癌率也极低。根据日本《每日新闻》的报道显示,日本百岁老人的患癌率不足10%,甚至比年轻人的患癌率都低得多。
研究人员曾对东京300名百岁老人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这些老人多数都只是患有慢性疾病,其中有60%罹患高血压,6%患有糖尿病,患癌率仅占10%。
陕西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陈晓泉表示:人是否可以长寿、不得癌症,除了遗传因素的影响以外,后天的因素尤其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约占一半以上。
根据日本另一项全国性的调查显示,日本百岁老人的胃口都很好,蔬果、奶制品、鱼肉、肉等都不挑食,几乎没有肥胖、过瘦的问题,长期保持健康的饮食模式,会让患癌的几率明显下降。
日本人之所以长寿率高,与他们长期健康的饮食习惯直接离不开关系,这几个健康的饮食模式值得所有人学习。
1、吃饭八分饱
喜欢日料的人都知道,日本的料理虽然种类多,但是每种的分量都很少,加在一起的热量并不多,日本人每餐饭一般只吃八分饱左右。有调查发现,日本日均摄入热量为2719卡,我国群众日均摄入量为2981卡,虽然每日的差距不大,但时间长了之后会显露出很多问题。
2、经常吃鱼
日本是岛国城市,相较于红肉他们的餐桌上更多会出现深海鱼类。有数据显示,日本人每年摄入的鱼量高达100多公斤,甚至比大米的摄入量还多。《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研究指出,经常吃深海鱼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均会降低。
3、爱吃豆制品
除了爱吃鱼肉外,日本人还特别爱吃豆制品。日本人消耗的大豆量占世界首位,每日人均摄入28g左右,除了吃豆腐外,还经常吃味噌、纳豆等发酵豆制品。大豆内的大豆蛋白被证实对心脏病的风险因素可产生积极影响,能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4、饮食清淡
日本人最喜欢的料理方式就是水料理,尽可能保留食物的原味,保持这样的方式不仅不会破坏食物内的营养素,还能减少煎炸等高温烹饪方式下产生的有害物质,对健康有很大好处。
5、爱喝绿茶
日本人特别爱喝绿茶,将茶叶碾碎后泡水,并将茶叶沫一起喝下去,这样可以让身体摄入更多的茶多酚,可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日本东北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相较于每日摄入绿茶<1杯的人,每日喝5杯可让男女性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别下降22%、31%。
长寿与否与多种因素之间存在关系,我们能做的就是从生活上的细节去进行改变,尽可能保持好的生活、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