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墨
人生总有起伏,清醒与迷茫,得意与失意,只是人生的常态。
不要把时间放在浪费犹豫上,也不要把精力花在焦虑烦躁上,更不要难过自责,自己状态不是永远那么好,接受一切,调整状态,才能变好。
迷茫时读书
作家毕淑敏说:“书不是棍棒,却会使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人飞翔。”
有句话说,读书能解决80%以上的迷茫。一个人陷于困境,最大的可能就是认知不足,而读书恰是拓展认知和视野的最佳途径。
作家麦家年轻时并不善于写作,他刚参加工作时,因为文笔不善,每次呈交的材料都错漏百出,只好被迫降职。面对巨大的落差,麦家那段时间异常痛苦,只能靠读书排遣,慢慢的,没想到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他的写作能力也在这段时间一点一点成熟起来,后来甚至开始自己写小说,终于在2002年迎来了让他一战成名的谍战小说《解密》。
读书不会把一个人直接捧到高峰,或是送至彼岸。它会教挣扎在苦海的人做自渡之舟,给深陷迷茫的人递去自救的缰绳。
或许一时之间,书不能立即给出生活的答案,但亦能承载你的情绪,丰盈你的精神。
正如周国平所说:“一个人但凡有了读书的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丰富多彩世界。”
读书,是治愈迷茫最好的良药。
焦虑时运动
看过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个大户人家的主事老爷因为家中琐事太多,过于烦躁,突然病倒了,家里人遍求名医皆无果。
正当家里人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自称“神医”的人寻上门来,看了一眼便说:“我有法子,但这药方我没带身上,得去对面山上的茅屋取。不过,必须是老爷亲自徒步去,且在两炷香内才有效。”
没办法,老爷非常不情愿地拖着身子,气喘吁吁地朝对面山顶跑去。结果,好不容易满身大汗地跑到山顶,却发现没有什么茅屋,更何谈药,老爷气急败坏地大喊骗子。
然而,待到回家时,他却发现自己身体轻松了不少,焦虑的事也想通了不少,方恍悟神医的用意。
希腊古语中说:“人类最好的医生是空气、阳光和运动。”
一个人的烦恼,大多数是想出来的。越是坐着不动,烦恼就越会蜂拥而至。因为当你彻底停下来时,头脑里就始终想着操心不完的事。
医学心理学博士聂聪曾说:“规律性运动,不但能提升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且能驱逐焦虑、改善人们的情绪,尤其在汗水的释放中,收获满满的幸福感和对生活的掌控感。”
运动,是对一个人最好的富养。
独处时蓄力
作家冯骥才说:“平庸的人用热闹填补空虚,优秀的人以独处成就自己。”
独处,是一个人最成熟的选择;精进自己,则是独处时最好的方式。
听过关于“金蝉定律”的解读,蝉先要在暗无天日的地下蛰伏三年,忍受着寂寞和孤独,努力汲取树根的汁液,才能在夏天的某一个晚上爬出地面,一飞冲天。
人亦如此,从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所有熠熠闪光的背后都是默默拼命的努力。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说:“孤独之前是迷茫,孤独之后便是成长。”智慧的独处不是远离喧嚣的孤独,而是放下外界的附庸,回归内心的成长。内心丰盈自信,独立前行,不惧外界的风雨,终能活得自在随心。
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它会记住一个人的每一分付出,也不会忘记每一次懈怠。
所以,大可不必努力合群,努力提升自己,比仰望别人更有意义。
生活不是一朝一夕,所以不要因为一时不见效果而焦躁,重要的是平日里不弛不倦,坚持不懈。
你的每一次努力和坚持,都是在塑造自己,都将一步步化为我们脚下的铺路石,终有一天,通往想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