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不断攀升,夏季成为了心脏疾病高发的季节,一定要提高警惕!
01夏季心脏有三怕
夏季心梗发作的人群并不在少数,因为夏季心脏有三怕,一怕高温、二怕缺水、三怕潮湿。
01高温
当体温高于38.5度持续一个小时时,病死率为18%;但若在一个小时内将体温控制在38.5度以下,则病死率仅为5%。
气温升高会导致血管扩张,加速人体排汗,从而增加心脏负担。
心脏需要不仅满足身体日常需求的血液供应,还要多出一部分用于排汗散热。
中老年人室温应保持在28度左右,因为温度变化大容易引发严重心脏疾病,尤其是夏季温差过大时更需要注意。
02缺水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其中血浆含水量高达90%。夏季排汗较多时,若不及时补水,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流动性降低。
当血液流经斑块时,流速变慢,容易挂壁或形成血栓,甚至破裂风险增加。对于本来心脏血管状况就不好的老年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斑块破裂后,会吸附大量血小板并聚集在一起,堵塞血管。
然而过量饮水也不利于老年人心脏功能。如果心脏负担过重,则摄入大量水会导致血容量急剧增加;同时,在心脏用力收缩时,斑块破裂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大量饮水还会稀释电解质如钾、镁、钙等元素,在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时更为危险。
建议:平时应缓慢饮水、少量多次,并在外出时随身携带一瓶水,在口渴时适当喝几口即可。
03潮湿
潮湿闷热的低气压天气会导致空气中湿度和水分增加,同时空气中的氧分压下降,肺泡内的氧分压也会降低,从而使血液中的氧分压下降。人体为了代偿这种情况,会加快呼吸频率和心率。
此外,闷热潮湿的低气压还会导致心情郁闷、烦躁,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进而引起心率和血压升高。
在这种天气下,心率增加、耗氧量增加、血液流速加快,如果血管不通畅就可能引发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
心梗前兆
可能会出现心跳减慢、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大汗淋漓、手部发抖等症状,并且胸口有压迫感和窒息感,喘不过气甚至晕倒等。
温馨提示:这些症状不能与中暑混淆。中暑时颈动脉仍有搏动,而早期心脏问题则有时有时无的表现。因此一旦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就医。
02做好这4点,保护心脏健康
01防晒
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会导致皮肤受损,进而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因此,在户外活动时应该涂抹防晒霜,并尽量避免在中午时分进行户外活动。
0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清洁
高温天气下室内空气很容易变得闷热潮湿,这样会增加身体负担并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家中应该保持通风,并经常清洁卫生。
03定期体检
无论是夏季还是其他季节,定期体检都能及早发现身体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特别是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人群来说更为重要。
04注重心理健康
除了生理因素之外,精神压力也是导致夏季心脏疾病发生和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高温下,人们容易感到疲劳、不适和焦虑,这些情绪会进一步加剧身体的负担。
长期处于焦虑状态或者工作生活中遭受到过度压力会导致身体内部荷尔蒙失调、免疫系统紊乱等问题,并且这些问题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保持身心健康和预防夏季心脏疾病的发生,我们需要积极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休息和放松来缓解压力。此外,良好的睡眠质量也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之,在夏季预防心血管系统相关问题需要多方面考虑和实施措施。只有将以上措施结合起来实施才能真正达到预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