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LOH)的发病人群进一步扩大。
发病缓慢易被忽视
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又被称为男性更年期,是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中的一种,其特征是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清睾酮水平下降,患者表现出由雄激素水平低下引发的一系列相关症状和体征。目前,流行病学文献中报道的LOH发病率有较大差异,东方人LOH发病率为10%~20%,而西方人LOH发病率为16%~40%。这种差异与种族、饮食和文化存在差异有关,也可能和不同的研究所选择调查人群的不同有关。
睾酮为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的雄性激素,是促进男性生殖器官发育,出现第二性征并产生性欲的最重要性激素。体内雄激素受体分布广泛,其中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说明睾酮在整个机体生理活动以及人体健康的维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睾酮缺乏就会出现四类症状:性功能障碍、体能下降、心血管舒缩症状和精神心理症状。
LOH对男性健康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性欲下降、勃起困难、疲劳、易怒、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体力下降,以及睡眠障碍等问题,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同时,研究发现LOH与腹型肥胖、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骨质疏松和抑郁症等多种疾病存在相关性。而LOH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对患者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但由于发病过程缓慢,加之公众对该病认知匮乏,LOH极易被患者忽视,因此我国LOH的诊断率和治疗率远远没有达到理想水平。
诊治需要客观指标
以往临床上诊断睾酮缺乏多是通过相关症状评估问卷完成的。2014版共识推荐老年男子雄激素缺乏调查表(ADAM量表)和增龄男性症状评分量表(AMS量表)作为诊断和鉴别LOH的依据,但有研究认为问卷的特异性较低,不适用于单独作为诊断LOH的工具。所以新版共识的LOH诊断标准指出,应基于睾酮缺乏的相关症状(包括性功能障碍症状、体能下降症状、心血管症状和精神心理症状),同时结合血清睾酮或血清游离睾酮下降来判断,两者相辅相成。当有症状且TT(总睾酮)低下时应当重视对LH、FSH、PRL的检测,以便与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进行鉴别。
一旦LOH诊断明确,应进行补充睾酮治疗。睾酮补充治疗是通过外源性补充睾酮,恢复机体的正常睾酮生理浓度,进而改善由于睾酮缺乏而导致的生理变化及临床症状。雄激素补充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恢复血浆睾酮至正常男性生理水平,避免浓度过低或过高,以减少雄激素缺乏的临床表现及避免因雄激素水平过高引起的不良反应。
睾酮补充治疗能给LOH患者带来多系统的益处,主要有6个方面的益处:改善勃起功能,恢复性欲,改善贫血,增强骨密度,改善体重,减少抑郁。
按照给药途径,补充睾酮治疗可分为口服、肌肉注射、凝胶或经皮给药、皮下埋植制剂等方式,各种制剂的优缺点不同,适合人群各有侧重,需要根据个体化治疗原则进行选择。其中,口服睾酮制剂可能尤其适用于老年LOH患者。
对睾酮补充治疗安全性的担忧一直是很多LOH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的阻碍。新版共识重新评估了睾酮补充治疗与前列腺癌、下尿路刺激症状及心血管事件的关联性,刷新了人们对睾酮补充治疗的认知,打破了旧有观念的桎梏,无疑将大大提高LOH患者规范用药治疗的信心。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的发病人群将进一步扩大。LOH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关,提高筛查和诊断的准确性、加强用药的规范化对于改善男性健康来说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