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儿童在暑期夏令营遭到性侵害的新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儿童性教育的话题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专家表示,性教育是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全面性教育能够使儿童和青少年获得准确且适龄的知识、态度和技能,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其中,学校和老师的作用尤为关键,家庭在其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性教育需要标准化课程
目前,我国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仍然较低。中国的儿童和青少年性教育需要得到全方位的扩大和加强。一份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支持开展的中学性教育实施状况调查显示,中国的学校性教育面临缺乏标准化课程和高质量教学材料,以及优质师资短缺等问题。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和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在北京联合发布了《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中文版。《纲要》总结了有效的全面性教育所具备的特征,推荐了适合5岁~18岁人群的全面性教育课程所需要包含的主题和学习目标,并且概述了有效规划、实施、监测全面性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司副司长沈海屏强调:“青少年的性教育和健康服务在中国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代理代表苏仁娜在发言中提到,编写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版全面性教育技术纲要十分重要。“《纲要》更进一步呈现了全面性教育与年轻人健康发展和整体福祉的密切关系,我们希望《纲要》所提供的具体建议能帮助所有像中国这样已拥有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政策的国家具体实施全面性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任欧敏行说。
“性教育不是读一本书、听一次讲座、看一次视频能够解决的,学校每学期应最低安排6到8课时的性教育课程。”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宋文珍说。
什么样的性教育孩子更能接受
在《纲要》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全面性教育”。全面性教育是一个基于课程,是探讨性的认知、情感、身体和社会层面的意义的教学过程。大量证据表明,全面性教育能够使儿童和青少年获得准确且适龄的知识、态度和技能,建立积极的价值观。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刘文利和她的课题组致力于研究和推广全面性教育已有多年。从2007年开始,课题组开展小学性教育课程的研发和实践工作。
“在试点学校,我们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期的性教育教学目标,设计了一系列性知识问卷,让学生们在每学期授课前和授课后各进行一次填写。我们发现,学生接受全面性教育后,性知识水平显著提高。而没有接受过全面性教育的学生,性知识的掌握情况没有明显差异。我们把这些测试结果也反馈给授课教师,不仅通过明显的教学效果激励教师,同时也把监测中体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反馈给教师,以便提高教师性教育教学水平。”刘文利说。
而在中学,一些家长和老师存在的性教育误区更多,他们往往认为,中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主,直接就告诉他们不要谈恋爱,不要发生性行为就可以了。
刘文利说,其实,美国早就通过实践、研究,来展现两种较著名的性教育模式的效果。“一种就是‘唯禁欲性教育’,内涵如其名,另一种就是我们提到的‘全面性教育’,通过大量的性教育效果评估研究发现,唯禁欲性教育在延迟初次性交行为、降低性交行为发生频率或减少性伴侣数量方面是无效的;而全面性教育可以增加青少年的性知识,改善他们与性相关的态度,并对性行为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学校要承担性教育的主要责任
一直以来,我国的儿童性教育发展遭遇了不少的阻力。“在我们的社会中,充斥着各种对性的污名化,如对自慰、同性恋、性传播感染等。如果我们在性教育中讲授有关自慰的知识,就会被认为是鼓励儿童自慰;如果我们讲同性恋的知识,就会被指责提倡同性恋,让孩子都变成同性恋;如果我们讲避孕的知识,就会被谴责引诱孩子发生性交行为。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可以想象推动学校开展性教育多么举步维艰。”刘文利说。
儿童性教育的正规化、系统化,只有在学校这个正规教育场所才能办得到。刘文利指出,性教育是教育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适用于其他学科的教育规律都适用于性教育,就像语文、数学等课程要在学校开设,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要强制学生在学校接受这些学科的教育。“很多青少年都是在上学期间有了第一次性经历,这就使得学校环境变得更加重要,学校和教师要成为学生获取性信息的准确来源,通过接受性教育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生活技能,在性活动中做出负责任的选择。学校有良好的教育设施,有可靠信息来源的老师,有正规的课程和教育计划,有保护和支持学生的环境,这些都是确保性教育正规化、系统化的有利条件。”
性教育,家庭安全教育的一部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为重要的教育者之一,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父母对性教育的逐渐重视,有研究认为父母可能成为二十一世纪新的性教育者。
不得不说,对于大多数没有接受过性教育的父母而言,与孩子谈论关于儿童性侵害的话题可能会很紧张。
对此,刘文利提出的建议是,可以将与孩子谈论儿童性侵害的话题变成家庭安全教育的一部分,和其他话题一样进行谈论。“需要注意的是,父母需要在孩子小的时候,一般是3岁前后,就需要开始这些话题了。比如父母可以询问孩子对社交媒体、新闻、新电影或热门电视节目中发生的事情的看法,尤其是涉及儿童性侵害的内容,父母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相关内容的报道并进行讨论,询问孩子的意见,表明父母对于孩子观点的重视。父母也可以分享与自己相关的经历,让孩子感到更加真实。如果父母没有经验能和孩子轻松分享,可以讲述一个认识的人的故事。”
在与孩子的交流上,男孩和女孩之间也存在差异。刘文利表示,相比女孩,男孩往往受到一种“冷冰冰”的教育方式,而女孩则以一种更加温情和知心朋友的感觉,接触到父母的性教育。有研究发现,母女之前良好的关系具有保护性的作用,可以推迟第一次性交行为的时间,拥有更少的性伴侣。而男孩在家庭中无法得到想要的性教育支持时,则会向同龄人求助,或者借助媒体资源获取想要了解的信息,那么,这时孩子了解到的信息质量则缺乏保障。所以,男孩也需要父母的性教育,需要被关注,需要得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