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伊犁,记者立即被两个“意料之外”吸引。
其一,搞工业的同志未谈工业先谈旅游。伊宁边境合作区是伊宁工业企业集聚地,其管委会主任窦永刚在采访时脱口而出,“工业肯定不会成为伊宁市的主导产业。”在他身后,是边合区主办的伊宁首届国际啤酒节现场,八达赛里斯广场上的“舌尖上的丝绸古道”活动也将开幕。“我们希望用这些活动为伊宁引来更多游客。”窦永刚说。
其二,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办博物馆吸引游人。走访主打熏衣草产品的伊犁紫苏丽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进大门,就看到了一座熏衣草博物馆,巨大的世界芳香地图下,是熏衣草从种植到加工的一整套工艺展示。紫苏丽人公司董事长杨建新告诉记者:“这个博物馆光设计费就花了100多万元,工业观光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希望未来旅游收入能占总收入的40%。”
细细琢磨这些“意料之外”,品出的是伊犁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的“新味道”:伊犁自然风光壮美迷人早已闻名遐迩:终年不化的雪山,翠绿如茵的草原,湍急清凉的激流,苍翠挺拔的云杉……这让伊犁素有“塞外江南”之称,去年全州旅游总收入134.15亿元,比2000年增长81.8倍,年均增长40.5%。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又让伊犁人想深了一步:中哈铁路对接,G30国道畅通,霍尔果斯口岸、都拉塔口岸全面开放,通道优势带来了熙来攘往的人流,伊犁如何才能以此为机遇,延长旅游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伊宁市委书记李宁平坦言:“我们的定位是建设丝路经济带上的国际旅游城市,不但要加强旅游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还要大力发展特色体验游,让特色产品和民俗特色都成为旅游商品的一部分。”就是要打好文化引领的“组合拳”。
在这套“组合拳”里,既有像伊宁国际啤酒节、“舌尖上的丝绸古道”、伊犁国际车展这样的节庆经济,又有熏衣草博物馆、西域酒文化博物馆这样的工业观光项目,必不可少的还有哈萨克斯坦族、维吾尔族、俄罗斯族等13个伊犁世居民族的民俗体验。
在伊宁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前进街八巷的一户维吾尔族院落大门上挂着“民俗旅游之家”的铭牌。果实累累的葡萄架下,女主人阿吉玛正笑容满面地带领游客参观自己的家,“你们注意到了吗?我们维吾尔族的客厅里总是展示着很多碗,这是主人家表示对客人的热情。”她告诉记者,旅游区每个月都给她发工资,再加上参观提成,一个月能有2000多元收入。
在那拉提草原脚下的新源县阿拉善村,这个“哈萨克斯坦第一村”也从去年起“开门迎客”,在这个哈萨克斯坦民俗体验村里,有哈萨克斯坦族的歌舞表演,叼羊等传统体育项目展示,还有毡包可供游客住宿。那拉提镇党委书记李江龙表示,民俗体验为那拉提草原带来了更多游客,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7月那拉提镇接待游客数量增加了30%。“我们现在每年都在各村开展诸如歌舞表演、马匹经营之类的培训项目,一年参加培训的群众超过2000人。”李江龙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通过文化展示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多方面的体验需求,才能让旅游真正成为富民产业。”
把伊犁河谷打造成世界级旅游胜地是伊犁人的梦想,打好旅游文化“组合拳”,则让梦想成真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