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主要经济形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也是传统的男耕女织。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农业生产是一个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而负责耕种的便是家中的男人,作为家庭的主要生产力,男人的地位要比女人高,掌握了经济大权的男人,在家中占据着绝对的权威地位,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妻子与孩子必须得按照他的指示来做事,否则就会被家里的男人教训。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流传下来的大部分俗语,都是从男性的视角总结出的,比如这句“饭前不训子,睡前不训妻”,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我们便可看出这句俗语,关系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以及夫妻之间矛盾的处理,那么老祖宗为什么把这句俗语,当作家庭生活的禁忌,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智慧呢?
成年人在平时的生活当中,都难免会有犯错的时候,更别说是社会经验与知识水平,都比较稀缺的孩子了。公司中需要容错率,家庭中同样也需要,对于那些犯错的孩子来说,家长不应当一味地责怪,而是要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即使孩子犯错需要教训,也不应该选择吃饭前这个时间点。老祖宗对于子女的教育十分严苛,若是孩子违反了家规,轻则罚跪抄书重则棍棒教育。
若是在吃饭前打骂孩子,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心情与食欲,他们会因为父母的苛责,而选择不吃饭来抗争,这不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不吃饭不仅会对胃部造成危害,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效率,吃饭是我们摄入能量的主要途径,若是没有食物的能量供给,就会造成低血糖的情况出现,这样孩子在学习时就会出现头昏、心慌、无力等情况。而且在饭前教训孩子,对于孩子改正的情况也不好,所以老祖宗不推崇在饭前教训孩子。
而男女看事物的角度不同,难免会产生矛盾与冲突,在男尊女卑的古代,丈夫教训妻子是常见的事情。但若是丈夫在睡觉之前,与妻子发生矛盾与冲突,并且用言语去教训妻子的话,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这会影响到妻子的心情,她们会因为愤懑不平,而在床上左思右想、翻来覆去,迟迟无法入睡。把情绪压抑在心中,是一件不利于健康的事情,夜晚是身体器官排毒的时间,若是熬夜就会出现内分泌失调的症状。不仅女人的皮肤会变差,还会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
除此之外,人还喜欢在夜深人静时胡思乱想,很有可能因为大脑得不清醒,而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例如因为受不了丈夫的言语刺激,从而做出自我伤害的事情。之前新闻上就有报道,一个女子因为受不了丈夫的言语攻击,趁丈夫睡觉时将丈夫杀害。在玄幻小说《封神榜》中也曾写道:姜太公的前妻马氏,在从现任丈夫口中听闻了姜太公,跟随着武王完成了伐纣大业而名利双收的事迹后,开始后悔并在夜深人静时选择自杀。
马氏的丈夫可没用言语去攻击她,可她还是想不开,由此可见刺激性言语,对女人的伤害有多大。人们常说“女人是水做的”,因为她们比较感性,容易被情绪左右,所以老祖宗不提倡在睡觉前教训妻子。随着时代的进步,男尊女卑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丈夫教训妻子的情况,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在子女的教育上,人们也逐渐用温柔的方式,取代棍棒教育,在法律的保护下,暴力的方式已经被淘汰。
俗语“饭前不训子,睡前不训妻”,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生活总结,这句俗语也是家庭生活的禁忌。对于一个和睦的家庭来说,亲人之间必然是互相尊重的,对于一些细节也是很注意的,所以说老祖宗留下来的这句俗语,真的是非常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