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静养哪个更长寿?看权威杂志的研究结果!修身养性更长寿!
2021/12/31 11:27:47 来源: 网易新闻 作者: 石晟辅

隔壁王奶奶,从来不运动,没事就坐着,人家90岁了还精神着呢!


我们经常能听到有人这样说,所以也得出一个结论:静养更长寿!



邻居李大爷,年轻时就坚持运动,人家90岁了,身体还很硬朗!


我们也总能听到有人这样说,所以也得出一个结论:运动更长寿!


可是显然,这两种观点是矛盾的,那么到底静养长寿,还是运动长寿呢?



其实修身养性,并不矛盾,修身是指运动,运动是锻炼血管、锻炼心肺功能、锻炼肌肉,身体健康;养性是指静养,养我们的脾气、性格、修养、心灵。


所以运动和静养,是统一的,并不能完全割裂开,不管是运动还是静养,适合自己,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我们来看看最新的研究:



《BMJ》发表的一项研究,随访了5年,主要是观察运动是否让老年人更长寿。


将志愿者分为3组:A组每周两次高强度锻炼,B组每周每天进行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C组从不运动。


5年后发现,定期进行规律的锻炼的效果更好,除了体能保持较好,生活质量也比不运动组更高。


研究者称:运动对老年人的健康是有好处的,也证实坚持运动,是延长寿命的一个主要因素。


运动的好处:



1、运动与心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坚持运动,能降低血压3-7 mmHg,最高可达15 mmHg,血压降低6-7 mmHg,即能降低20%~30%心血管风险。


研究表明,坚持适当的运动可降低25%~40%的2型糖尿病风险。进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运动利于血脂代谢,尤其是降低甘油三酯,同时也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这个好血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这个坏坏血脂。


《Circulation》研究表明,运动可以锻炼我们的心脏,让我们的心脏更加强壮,同时,能预防心衰,预防心脏病。


2、运动与寿命


越来越多的研究都证实适当的运动,能够预防超过35种慢性疾病,除了心血管相关疾病,还包括一些肿瘤,骨质疾病,焦虑等等。


疾病风险越低,自然寿命相对越长。


英国观察10年,研究结果显示:挥拍运动,包含网球、羽毛球等团队运动,或者游泳一级骑车、跑步等有氧运动,能够降低死亡率。那么相对来说也就是延长寿命。


静养更多的是一种心态,一种生活状态:



静养并不局限于打坐,也不是一天到晚啥也不干,精神其实更是一种状态或心态。


狭义的静养,是指把所有的意念抛空,气沉丹田,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


但静养不拘泥于这种形式,晨练或傍晚散步,出去遛弯,和朋友喝喝茶,下下棋。保持一个好的心态,都是静养的一种方法。让自己放松,忘记一些烦恼和压力,调整气血循环,调补心肾。长期来说是利于身心健康的。


我们看到的隔壁王奶奶或者邻居李大爷,其实都是个例,他们的长寿秘诀,并不能作为经验推广。科学最基础的就是要有一定的样本量,必须是较大样本量的,才有一定的科学意义。所以不管是隔壁王奶奶还是邻居李大爷,都是茶余饭后闲聊可以,但作为科学推广,还是要看大数据,要看研究数据。


当然影响我们寿命的不仅仅是运动和静养,我们的寿命,首先是基因决定的。



比如张三出生后,他的基因寿命是80岁,也就是说张三只要不发生意外,也没有特殊疾病,那么理论上应该能活到80岁,衰老而死。


但是现实中,很少有人能活到基因年龄,因为我们活在这个社会,就可能面临一些风险,以及疾病的可能性。


所以,寿命还受气候、医疗条件、社会因素、个人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情绪管理)等因素影响。


比如张三能坚持运动,有好的心态,不胡吃海喝,不吸烟喝酒,不肥胖、不熬夜等等生活方式很健康,那么张三没有发生心血管疾病或肿瘤,那么就有可能活到接近80岁这个基因年龄。


但如果张三,抽烟喝酒、肥胖、不运动、心态不好、熬夜等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张三40岁就可能三高,50岁就可能心梗脑梗,60岁就可能离开人世。


所以,基因寿命我们改变不了,但我们能改变个人生活方式对于寿命的影响。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所以,如果身体条件允许,还是要坚持运动的,但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不要过度;同时还要调整好心态,要学会劳逸结合,学会静养。


上一篇:今冬候鸟式养老去哪里?研究:海口、南宁、三亚评分前三
下一篇:发表于《柳叶刀》,能降低死亡率的运动排行,第一名竟然是……
最新资讯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江小区云苑2栋1单元501室
  • 邮箱:471550118@qq.com
  • Copyright © 2019 云南云联旅居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7063号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