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后去买菜,经过一个路口的时候看到一位老人家坐在路边,佝偻着身子,干瘪瘦小,昏暗的路灯让人看不清她的表情,觉得老人家不容易,所以把她剩下来的菜都买了,老人家很高兴,把菜递过来,这个时候我才注意到她的手臂非常纤细,皮肤松弛,没有什么肌肉含量。老人家精神还不错,所以简单交流两句后就分别了。
我们会发现,很多老人的身材都很瘦,但其实他们年轻的时候并不是这样,年纪越大身材越瘦,而且弯腰驼背,仿佛风一吹就能跌倒,一跌倒就会骨折,令人担心。
其实在门诊也有不少患者前来咨询,为啥自己老了越来越干瘪了,但是自己精神还可以,要不要进行补充?当然,也有一部分老年人,提醒他们要注意肌少症的问题,可是他们不以为然,认为“老来瘦”更容易长寿。那么,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老年人肌肉流失这个话题。
肌肉是健康的基石,肌肉含量越多,力气越大,人的抗病能力和抗老能力也越好,对老年人来说,肌肉足够多就不容易生病,跌倒的可能性也会减少。但是,不管你年轻时多么壮硕,步入中老年后也会“缩水”,而且刚开始表现不明显。
从30岁走下坡路,每年流失1%-2%,到了50后衰老加快,60岁后丢三成,80岁后丢一半,所以,大家从50岁开始就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力量变小,身材很容易发福,保持健身效果逐渐困难。
骨骼肌就像支架,把人的皮囊支撑起来,肌肉变少了,支撑力变弱,再加上皮肤松弛,身材就会变形,要么横向发展,要么脊椎弯曲。看起来体重是增加了,但大多是脂肪,肌肉还是那么少,所以还是有骨折、摔倒的风险,走路速度很慢。
肌肉的减少,不仅会让外形改变,还会影响生活质量,因为老年人力气不足,十分虚弱,难免需要家人照顾,无形中增加了人力时间和成本,而且老年人活动受限,不能随心所欲去旅游、跳舞,交际圈子变小,看到别人出去玩自己也会失落,最后影响情绪。
肌肉少的老年人,生病了恢复起来很慢,因为免疫系统重建速度较慢,伤口不容易愈合,生病周期长,不吃药就不容易好,这些其实都和肌肉太少有关。
身材胖瘦的确会影响寿命,但绝对不是越瘦越好。《自然-衰老》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80岁以上的老人微胖更容易长寿,死亡率更低。
以前我们总说要保持身材,不能太胖,但那是有前提的,要看自身年龄,60岁以前为了减少慢性病风险、个人形象等,可以瘦一点、匀称一点,但是到了60岁以后,就要考虑抗病、抗骨折,能不能经得起消耗和折腾才是关键。
另外,有的老人之所以那么瘦,是因为他们刻意追求瘦,饭量很少还很素,饭桌上看不到荤腥,以为这样就能健康,这种想法是错的,不管到哪个年龄段,都离不开蛋白质,它不仅和肌肉有关,还关系着器官功能、营养平衡。如果总是长期吃素,只会加剧肌肉流失,变得越来越虚弱。
不想老了干瘪,三餐饮食一定要补够蛋白质,请注意,不是一顿饭吃够蛋白质就行,而是三餐均衡摄入,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刺激肌肉生长。
蛋白质太少或太多,效果都不好,太少了达不到效果,太多了可能增加肾脏负担,或造成肥胖。想知道自己需要补多少,可以根据体重公斤数算一下,一公斤摄入1.5克。
打个比方,成年女性50公斤,那么一天摄入75克,每餐25克。
鸡蛋、牛奶、瘦肉、水产、谷物中都有蛋白质,可以搭配起来食用。鸡蛋正常每天吃一个就足够,没必要光挑鸡蛋吃。另外,能依靠饮食补充的,不建议大家吃蛋白粉,很难掌握剂量,一旦吃多了对老年人的肾脏不太好,还是饮食比较靠谱。
很多老年人不敢运动,害怕摔倒让自己受伤,其实运动没有那么局限,在家里也可以。比如说做家务拖地,上肢来回拖动拖把,在水里涮拖把,都能锻炼上肢肌肉。或者找两个不用的塑料瓶,里面装上豆子或沙子,当作哑铃。
如果家里有弹力带,可以把它绑在腿上,用来锻炼下肢力量,或者做弓步、深蹲、踢腿等简单动作,若家附近有健身器材,也可以借助器材练习。
需要提醒的是,饮食和运动见效比较慢,要有耐心,长期坚持,另外,建议大家到医院做CT和MRI检查,看看目前的骨骼和肌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才好做相应改善。如果需要补充营养剂,应由医生指导,不可乱吃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