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就是阳气不足,都让你不要洗冷水澡,就是不听,等哪天住进医院,你就知道错了!”苏大伯又被妻子张姨训斥了一顿。
苏大伯对于洗冷水澡这件事有很深的执念,他觉得洗澡就得洗冷水才对身体好,不仅能增加血液循环效率,锻炼血管弹性,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还能增加人体适应气温的能力。
因此,每次出去运动完,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洗冷水澡,已经坚持了好多年。对此,张姨颇有微词,认为洗冷水澡是“损阳行为”,容易减寿,但每次苦口婆心劝说,他都不以为然。
直到近期,苏大伯频繁的感冒生病,每天醒来都觉得疲乏无力,怕冷,整个人精气神变得特别差。这才有了文章开头,张姨的训斥。
这时,苏大伯也开始自我怀疑,难道妻子说的是对的?自己运动后洗冷水澡真的是在耗损阳气吗?
阳气是中医里的说法,《黄帝内经·素问》中指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阳气是人赖以生存的太阳,一旦阳气失衡,可能会导致健康状态不佳,进而影响寿命。
中医认为,人的体内有阴阳两气,二者互相调和、制约,形成平衡。将阴阳二气保持在平衡状态下,身体就能正常运转,而我们平常所说的养生其实就是养阳气。可以说阳气代表着人的生命力,当体内阳气耗尽时,也就意味着人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阳气对于健康而言十分重要,但很多人在日常会不自觉的做一些不好的事情,以至于让阳气耗损,如果你有这些习惯的话,劝你尽早改掉。
1、熬夜
熬夜是不少年轻人的习惯,但这个习惯对健康很不利。人在白天活动时会消耗阳气,需要通过夜间睡眠来休息和补养,没有及时休息的话,会导致阳气无法及时得到补充,容易导致体内阴阳失调。
2、爱吃冷饮、生食
一到夏季,很多人都离不开冷饮,不断加冰去暑,但长期这样做,会导致脾胃虚寒,让体内的阳气受损。特别是在夏季阳气外扩时,摄入大量冷饮、生食,更容易导致阳气损耗。
3、露脚踝、肚脐
“寒从脚起”这句话是有科学依据的,很多年轻人不论什么季节都会露出脚踝。但本身我们脚踝的皮肤较薄,没有做好保暖的话容易让全身的血液运行受到影响,感觉从脚底开始冷起来。而腰腹部是肾脏所在的位置,裸露受凉容易导致肾阳损伤。
4、洗冷水澡
特别是一些在出汗后喜欢冲凉的人群,很容易出现阳气不足的表现。在出汗时,人的毛孔处于张开状态下,很容易让寒邪入侵,洗冷水澡很容易引起感冒、阳气受损。
5、缺乏运动
这也是有很多现代人身上存在的问题,经常坐着办公、学习,长时间久坐容易导致全身的气血运行受影响,耗损阳气。尤其是喜欢待在空调房的人,阳气耗损会更加严重。
当体内阳气不足时,身体会发出一些异常的求救信号,一旦发现要及时干预进行调整。
气色差:在没有生病的前提下,感觉面色清白、无光泽、毫无血色,在女性身上尤为多见。
畏寒怕冷:即便是在气温不低的情况下,也时常觉得自己手脚冰凉,怎么也暖不起来。且特别怕风,出门需要把自己包裹得严丝合缝。
抵抗力差:阳气不足的人生病的几率很高,尤其是在换季的时候,稍微不注意就容易感冒。感冒后所出现的症状也会比较重,且病程较长。
容易疲劳:没有进行任何体力活动、睡眠充足的前提下,依旧觉得整个人特别疲劳,稍微活动就会觉得累,甚至是心慌气短。
舌淡、舌胖:阳气不足会让体内的水液无法及时蒸发,大量的水液蓄积在体内会导致舌体胖大,部分人会因此在舌头出现齿痕,舌色也较浅,缺乏血色。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升发的时候,特别适合人们来养护体内的阳气,具体该如何做呢?
首先,要保证自己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黄帝内经》指出,春天可以适当晚睡早起。入睡时间比冬天稍晚一点(但不要超过11点),早上适当早起,接受阳光照射,吸收阳气。
其次,春季昼夜温差较大,切不可贪凉。要注意做好身体的保暖工作,尤其是足背部的保暖,一定要做好。在夜间进入睡眠之前,也可以适当泡脚。
第三,日常可适当进行运动。运动可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对于阳气的生发也有好处。但运动的前提是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过量进行运动,否则只会起到反效果。春季可以选择快走、慢跑、踏青等较为轻柔和缓的运动。
第四,保持情绪的稳定对于阳气生发也有很大的帮助。在感觉自己暴躁、情绪不稳定时,可以多听听音乐、出去走走等,避免怒气导致肝气郁结。常常忧郁或多愁善感,可能是人体阴气偏盛,阳气升发受到了抑制,需要及时调节,避免出现抑郁问题。
养好阳气不生病!阳气是人之根本,是生命的能量源,想要长寿,保护人体阳气,十分重要,所有人在生活中都要学会养阳,避免做一些容易耗损阳气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