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健康公式指出,影响健康的因素中个人生活方式占到60%,遗传占到15%,环境因素占到17%,而医疗服务因素仅占8%。
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呼吸道的防御能力、全身的免疫功能是下降的,因此容易受到各种各样呼吸道病原体的侵袭。另外,老年人合并很多的基础疾病,比如慢阻肺病、冠心病、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的存在会进一步削弱老年人的免疫功能。
生活中的烦恼,大多数是庸人自扰。因为当自己的心态不够好,格局不够大,心胸不够开阔时,遇到芝麻大点的小事也会被难倒。
现如今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和需求越来越大,锻炼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已经不需要再过多强调。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即使熬最晚的夜,也会想要通过健康的饮食,或者适当的运动来抵消睡眠不足带来的危害。
面对快节奏、压力大的工作和生活,以及重口味饮食、报复性熬夜、运动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不少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严重的还患上了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三高”,且趋向年轻化。
入秋随着气温走低,又进入黄帝内经中所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节。冷空气侵袭人体易引起血管收缩、痉挛、血黏度增高,令这一时节成为一年一度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加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尤为重要,那么该如何有效防治,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享受健康人生
冬季是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如何让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安全过冬”,我们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一场秋雨一场寒,时节已过立冬,气温变化日趋激烈,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差、自动调节功能减弱,受寒冷刺激易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压上升,造成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研究人员,分析了6000多名63~99岁的美国女性后发现:每天从事30分钟叠衣服、拖地等轻微活动的参试者,比那些基本不运动的人,死亡风险降低12%。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存在一种特定的运动方式,对心脏特别有益,而这种运动的强度控制至关重要——强度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削弱其对心脏的正面影响。
一天24个小时,我们的行为可以按照不同类型的运动切割成不同的部分,包括睡眠、久坐、站立、轻度运动(LIPA)和中至高强度运动(MVPA),它们的时间占比可以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也因此,
导语:从古代到现如今,我们国家的饮食文化可以算得上是源远流长,在日常生活当中一直奉行着”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
美国研究人员对637名年龄在50岁到100岁之间的研究对象进行了平均为13年的跟踪调查,并对他们进行定期的认知测试。结果显示,尽管所有人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智力下降,但那些饲养宠物的人的认知能力下降趋势要慢于不养宠物的人。
抑郁症会夺走生活的乐趣,久而久之,会摧毁你的精神,让乐观主义已成为过去,让信心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我怀疑和冷漠。
二十四节气养生课堂 “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小雪时节天地闭塞,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体内阳气也开始潜藏,故养生一方面要适应冬令之气养阳,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疏通瘀滞。
11月21日,记者从山东省气象台了解到,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22—24日我省将出现寒潮天气。全省大部地区过程降温幅度10—12℃,局部14—16℃;最低气温出现在24日早晨,鲁西北和鲁中地区-8—-6℃,其他地区-5—-3℃。
睡眠是人体恢复和重建能量的重要过程。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被告知每晚需获得8小时的睡眠。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最佳睡眠时长并非都是8小时。本文将探讨人类最佳睡眠时长,并解释为什么它可能因人而异。
中新网海口11月18日电 (记者 王子谦)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规划面积最大、开工时间最早的驿站——莺歌踏浪驿站18日启动试运营,即将于年底环岛旅游公路全线建成通车之时正式迎接游客。
长时间坐着不动,已经成为很多人工作生活的一种常态。出门坐车,到办公室电脑前一坐一整天、开会,回家躺着不动……然而长时间久坐与多种疾病以及死亡风险升高有关,经常久坐导致肥胖、颈椎病、便秘、高血压、糖尿病、诱发癌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