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秋季是阳气收敛、阴气渐长的时节,但是今年立秋与三伏重叠,且雨水连绵不断,即热又湿,因此养生应顺应自然,注重“收”的原则。因此,大家要记住秋季养生的“五不要”和“六要”。
随着季节从夏天向秋天过渡,许多人的血压开始“失控”,特别是早晨和夜间,血压随着气温降低而明显升高,如不及时调控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14日正式进入末伏,厦门天气仍炎热。末伏是三伏中的最后十天,夏末秋初,天气又热又湿,中医称之为“暑湿”。复旦中山厦门医院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执行副主任马骏结合厦门气候特点提醒广大市民,末伏养生重在防秋燥、莫贪凉、祛湿气、养阳气。
正值中伏,在炎热的气候里,一些市民喜欢贪凉,通过吹空调、吃冷饮等方式来避暑降温。殊不知,这样做会损伤自身阳气,造成疾病侵体。中医专家建议,三伏天切勿贪凉过度,应该适度“热养”。
夏天这么热,为什么还要养阳?阳气不足的表现有哪些?中医有什么建议?一起来看看吧~
黄帝内经里说,“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在炎热的夏季,我们的心情似乎更容易变得烦躁和焦虑,而这和心的调养息息相关。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的状态,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情身体状态。做好以下六方面,把心养好。
一到夏季,睡不好、出汗多、湿气重,怎么办?所谓“春夏养阳”,这么热为何还要养阳?夏季饮食宜清淡,那还要补吗?怎么补?一起盘点夏日里的那些最佳清补食物。
日前,全国名老中医熊墨年做客了《医脉相承——国医名师访谈录》栏目。今天的访谈前夕,栏目组去到了熊墨年的门诊。诊室外站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
尽管我不在医院工作了,但我一直用几千年老祖宗的方法,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几十年来,自己的健康自己掌控!
春天都来了,这天气怎么不按常理出牌!原以为春暖花开的日子就要到来了,没想到年后冷空气杀了个回马枪。寒潮来势汹汹,杭州又进入了“速冻”模式。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黄帝内经·四时调神大论》
1925年出生的国医大师吴咸中明年就要满一百岁了,现在99岁高龄依然思维敏捷、谈吐优雅而且精神状态很不错,看他的照片,你很难想到这位老人快要100岁了,以为最多就是七八十岁的样子。
心为“身之主”,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君主,生理功能分为两个方面:“血肉之心”,即心脏,形状像未开的莲花,主管全身的血和脉;“神明之心”,主管神志,神志由气血变化而来,是生存的根本。凡是心脏生病,都是由忧愁思虑、外邪乘虚而入所致。
第四届“国医大师”张伯礼先生认为,养生保健的关键,精神和情绪首当其冲,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重中之重。
李医生建议王明在饮食上做些调整。他建议王明多食用一些温补的食物,如红枣、生姜和黑木耳等,这些食物能有效帮助身体抵御寒冷。
谈起中医养生,大家的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句子,但对于具体该如何做,大家就比较陌生了。下面,我们就带您一探究竟。
发声吐气时,舌尖轻抵下齿,嘴角略从后引并上翘,槽牙上下轻轻咬合,呼气时使气从槽牙边的空隙中经过呼出体外。
我国古代名人非常注重养生,他们的一些养生“秘诀”不仅值得现代人借鉴和学习,而且也令我们十分的敬佩。
都知道秋收冬藏,冬天要“藏”,藏就是阳气。只要冬天把阳气补足藏好了,来年才不容易生病。但是有些人一补就上火,虚不受补;那是你没用对方法;今天龚医生教大家简单三招,补阳不上火,一补入体百病消。
寥寥几个字,道出了最简单易行的养生道理。这首歌成为历代养生学家的座右铭,同样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实践。 少,是一个人最高级的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