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要提醒大家,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不把病毒带回家,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请小心为上!
	
 
	
 
出行安全,如何防护?
	
 我们知道,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所以,上班路上除了要全程戴好口罩外,一定要管住手。 
	
 建议: 
	
 1、首选单独出行。
 能走路上班自然最好不过;距离远,可骑行(自家电动车、自行车)或私家车出行。 
	2、 错峰出行。
 错过上下班高峰期,避开人流量密集的时间段。
 3 、乘坐公共交通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车内设施能不摸就不摸。
 4 、如果周围有人咳嗽,可自行远离,必要时可换乘下一趟。
 5 、出行路上管住手,别摸脸、别揉眼、别碰耳朵,一切等洗手后。 
	6 、手机掏出来后,记得及时用酒精擦拭消毒或免消毒湿巾擦拭。
 7 、长头发姑娘,可戴帽子进行防护,减少飞沫着落在头发上。
 8 、准备一支笔,以免出入需要登记,减少接触多人使用的笔支。
 一次性手套、保鲜袋、垃圾袋可看着准备,以备不时只需。 
	
 
	
 
	
 
办公安全,如何防护?
	
 办公期间,如果人员密集,那么传染的风险系数会相应要高,所以一定要及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新。
 口罩是必须的。 
	
 建议: 
	
 1、多爬楼梯,少坐电梯。 
	电梯属于高危地区。实在楼层高,可用自备纸巾多叠几层再按电梯键,人多则等下一趟。
 2、进办公室前先洗手。
 3、佩戴口罩,谈话保持适度距离,1米以外。
 此刻的有意疏远,不是冷漠,而是为了以后能继续做友好同事。
 4、尽量减少面对面开会,必要当面开会时要注意保持距离。
 5、对眼镜、门把手,键盘鼠标,文具,桌面进行必要酒精消毒用 。
 75% 酒精擦拭后,放置 5 分钟。
 请勿直接对着空气喷洒,也不要对着人喷洒,以免因为局部过浓而爆燃。
 6、喝水的杯子最好有杯盖,及时盖住,减少飞沫落入的风险。
 7、停止使用中央空调,打开门窗。
 张文宏教授表示,中央空调有传播疾病的可能。 
	
 
	
 
	
 
就餐安全,如何防护?
	
 除了电梯间、办公室这2处高危地区之外,还有一个比较危险的地方就是食堂了。 
	
 如果不注意控制人流,那么到了饭点,往往是人流量最大,密度也最高的时候,太危险。 
	
 建议: 
	
 1、吃饭前要洗手。
 2、有条件,可自带饭菜,加热时不经他人手。
 3、食堂就餐,坐下吃饭的最后一刻才脱口罩。
 4、避免面对面就餐,就餐不要说话。
 5、避免扎堆就餐,可打包带回工位吃。
 6、点外卖的话,记得点熟食,不放心的话可以进行二次加热。
 只要食物熟透了,病毒就不可能存活。
 7、取外卖,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可约定位置自行去取。
 通过外卖包装感染的风险很小,如果不放心可以用一次性手套或纸巾拆拿,吃饭前记得洗手。 
	
 
使用公共卫生间,如何防护?
	
 公共卫生间,使用人员复杂,哪怕保洁人员能做到随时消毒,自己也不能大意。 
	
 建议: 
	
 1、自备纸巾,多折叠几层,避免手直接触碰门把手。
 2、如果人多,建议等几分钟再来,没必要守着排队,又臭又不安全。
 3、如果是马桶式,如厕后建议盖上马桶盖再冲水。
 4、一定要认认真真的用流动的水把手洗干净,手心手背、手腕、指甲缝都别放过。
 5、洗手后,避免直接接触水龙头可用自带纸巾折叠关闭,并及时擦干手上水珠。 
	
 
	
 
	
 
返程安全,如何防护?
	
 返程路上,请参考出行安全时的建议进行防护。
 我们主要讲讲上班后回到家里该怎么做?尤其是家有孩子和老人的家庭。 
	
 建议: 
	
 1、鞋子可单独放在门外,担心通风问题还可以用盒子装起来。
 2、洗干净手,钥匙、手机、眼睛、包包等能消毒的就消毒。
 3、外套因为大件,酒精消毒不便也容易引起燃爆,所以建议悬挂通风或清洗。
 4、清洗自己。
 洗个澡,从头到脚彻底冲洗干净,尤其是手部、面部、头发等暴露在外的部位。 
	
 
	
 
	
 
外出时的防护,虽然做起来有些繁琐,但毕竟,疫情还在扩散中,复工所带来的返工潮可能会带来新的风险。
再加上,钟南山院士近日也表示潜伏期最长可达24天。所以,不要嫌麻烦,安全才是第一位。
	
 
	
 
	
	
 
	最后,再强调一下钟南山院士给我们的这三点建议:
 1、戴口罩,谈话保持适度距离(1米以上为好)
 2、勤洗手!勤通风!
 3、对我们手部会接触到的部位与物件进行酒精消毒 
希望大家能谨慎认真地对待,也不必过于恐慌,只要我们防护得当,一定能平安度过此次疫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1021949637@qq.com进行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