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在高原地区旅居的切身感受。医学角度认为1500米以下是低海拔地区,1500至2500米之间属于中海拔地区,2500米以上是高海拔地区。我个人认为,对于我们50岁以上人群来说,1800米左右就是中海拔地区了,高于2000米的话,海拔就有些高了。
从2018年开始,我已经连续7年,每年都在抚仙湖旅居半年,这里属于1700米左右的中海拔地区,是一个非常理想、能够有效激发身体机能、延缓衰退并促进健康的自然环境。也是医学上所说的“生理激活疗法”。
中海拔地区的空气氧含量约为海平面的85%。这种程度的低氧环境对人体构成一种“良性应激”,即一种积极的、可承受的压力源,它会“唤醒”身体沉睡的机能,促使其做出积极的适应性调整,而不会像更高海拔那样带来危险。
结合DeepSeek的探索,接下来我从下面5个方面和大家聊聊,定期在中海拔地区旅居是如何激发机能,防止衰退,促进健康的?
身体为应对氧气略微减少的状况,肾脏会分泌更多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生成更多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好处是增强全身供氧,延缓有氧能力衰退。随着年龄增长,最大摄氧量会自然下降。中海拔生活能有效减缓这一进程,维持心肺耐力。对于因久坐、年龄增长导致的轻微生理机能下降,这是一种有效的生理刺激。
2. 优化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3. 激活细胞能量工厂,提高新陈代谢,改善血糖代谢
好处是提升基础代谢率,有助于身体管理体重,防止肥胖。一些研究表明,低氧暴露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预防Ⅱ型糖尿病有潜在好处。
4. 刺激身体抗氧化机制,延缓细胞衰老
低氧环境会产生轻微的“氧化应激”,这会激活身体内在的抗氧化防御系统。
5. 促进心理健康与压力调节
中海拔地区通常自然环境优美,空气质量高。适度的户外运动能大幅增加内啡肽、多巴胺等“快乐激素”的分泌。
好处是有效释放压力。改善睡眠质量,提升情绪,对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人群,定期在1700米左右的中海拔地区旅居一段时间,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且自然的“健康促进策略”。最后,我给朋友们提个建议,大家除了避暑来中海拔地区旅居外,也可以避开暑期旺季,在春秋旅游淡季的时候,过来抚仙湖旅居疗养,错峰旅居无论是出行,住宿,还是舒适度都远超暑期的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