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历史节选 | 时间长河沉淀的故事!
2021/12/29 15:28:14 来源: 澄江文旅 作者: 撒兰萍


每个地方都有一段令人传颂的历史故事

历史文化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为这些地方注入灵魂

澄江这片土地上

除了看不完的美景

还有听不完的历史故事

......


01

“一门双进士,百步两翰林”


禄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一门双进士,百步两翰林”的美誉流传至今,为后人传颂。


张姓一道门里高中两个进士,相距百步便点中杨、许两位翰林,“一门双进士,百步两翰林”由此得名。


禄充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旅游胜地,也是文化之乡。据了解,早在明朝初年,汉人进入云南,进入澄江,进入禄充,给当地带来了大量的中原文化。清朝初期,禄充就有人开办家学和乡学,很多考中举人的秀才放弃了为官的机会,留在当地办学,为禄充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进士张培裔、张珠,因两位进士均出自一道家门,原来大门头悬挂有“进士第”和“文魁进士第”的匾额,可惜这两块进士匾额文革时已被毁坏。


翰林杨思荣嘉庆十五年(1811年)庚午科中举,嘉庆十六年(1812年),辛未科连中进士,点翰林,任庶吉士,后改主事。


翰林许湘,于嘉庆二十一年(1817年)丙子科中举,嘉庆二十二年(1818年)丁丑科连续中进士,点翰林,任庶吉士,后来奉旨审亲王,先斩后奏,名震京都。


小小禄充古村,六年时间,考取两位翰林,而且两位翰林都是联科及第,一时传为佳话。


02

层青阁



层青阁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民国20年(1931年),2006年在原址上进行第二次重建,为东龙潭上一水阁。


东龙潭为澄江十景之一,称为“东浦流虹”,原有一涵碧亭早拆毁,层青阁是建于涵碧亭旧址上的一座凉风亭榭,因年久失修原建筑自然倒塌。


层青阁坐东向西。通面阔14.50米、 通进深10.10米,有两石桥通阁,阁内有1931年立《层青阁碑》一通,碑长2.25米、高0.48米。右行楷书阴刻“层青阁”3个大字,左边正文14行93字。碑文记载由亭改建为层青阁的经过。



1937年 中山大学南迁澄江,层青阁曾作为中山大学理学院院址。 2006年按“原址、原貌、基础可适当提高”的原则在原址上重建,投资50多万元。被辟为中山大学澄江办学纪念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层青阁成为了中山大学与澄江的历史友谊见证的建筑!


03

梁王山

 

梁王山位于澄江、呈贡之间,山势雄伟壮丽,能纵山观“四海”,放眼望“三江”。登山可遇佳景,有“一山分四季,四时景不同”的美誉。


但梁王山上元代梁王遗留的多处军事遗址和传说,更能激发游人思古之幽情和探迷之遐想。


相传,公元1253年,蒙哥汗命储王忽必烈率十万大军进军云南,万里袭滇,乘革囊强渡金沙江,平定云南后,忽必烈封其孙甘刺麻为元在云南的王政代表,称梁王。



元末,中原元朝已被朱元璋消灭,明军必来进攻云南。为与明军对峙,第四代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看中此山地势险要,视野开阔,草肥林密,易守难攻,在主峰北侧较平缓的山地建立了大小军事教场,驻屯练兵。又在主峰北侧下的菜花坪植园种菜,修建跑马场、花园、凉亭、寺院等基础设施,梁王山白云深处有了人家,有了袅袅炊烟,有了牛铃悠悠,有了牧人和樵夫高亢嘹亮的喊山调。当时,云南每年要向元朝廷进贡良马2500匹,后改贡给梁王,梁王在山上建兵营要塞,行宫衙门,修建了梁王金殿,开辟了大、中、小教场,驻军扎寨,并将一部分马匹放养在山上,筑池饮马,现今的饮马池村委会由此得名。由此,形成了18年分庭抗礼的局面。洪武十五年(1382年)梁王战败后,举家200多人全部殉难,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此期间,梁王搜罗昆明宫中金银珠宝,藏匿于梁王山石洞,形成了有九十九桶金,九百九十九桶银,以及几代藩王等神秘的故事和传说。由于梁王及部下在此驻军扎寨时间长,活动遍及全山,后人就称之为梁王。


于山河岁月沉淀千载的历史文化

流淌着中华民族最朴素的文化血液

他们如此古朴而生动

澄江的历史故事

也在这片土地上经久不息!


上一篇:中国人口死亡数据披露,看后令人脊背发凉
下一篇:疲乏、低落、焦虑不安,我们如何面对“冬季抑郁”?
最新资讯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江小区云苑2栋1单元501室
  • 邮箱:471550118@qq.com
  • Copyright © 2019 云南云联旅居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7063号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