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阻运动也就是力量训练,指的是人体在克服外来阻力时的运动方法,主要包括仰卧起坐、深蹲、仰卧推举等,还可以通过使用器械辅助的方式进行,包括沙袋、哑铃等。
很多人认为,抗阻力训练是练肌肉的年轻人才适合的运动,但其实,老年人群也需要进行抗阻力训练。
专家强调,日常一定要经常做抗阻运动,包括上肢和下肢,即使是老年人也要经常做。
抗阻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
近年来,有不少科学研究表明,抗阻运动(如深蹲、俯卧撑等力量训练),可能是一剂改善睡眠的“天然良药”。
研究者分析认为,抗阻运动之所以更有效,可能与其对身体和神经系统的独特作用有关。抗阻运动通过刺激肌肉力量增长和身体恢复,不仅缓解了身体紧张,还促进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放松,从而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此外,还有研究证实,抗阻运动能调节体内褪黑激素的水平(这是一种帮助调节睡眠的天然物质),同时还能减少身体的炎症反应,改善情绪,让人感到更放松、更愉快。
一次抗阻运动,显著抑制癌细胞生长
2025年7月,发表在《乳腺癌研究和治疗》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做一次抗阻运动或者高强度间歇训练,就能激活身体的“抗癌武器”!
研究发现:运动后立即验血发现,所有参与者(抗阻运动组和高强度间歇训练组参与者)体内“抗癌蛋白”水平飙升9%~47%;更神奇的是,体外实验发现,两种运动都明显抑制了癌细胞的生长。其中,抗阻运动组降低了20%~21%,证实了阻力运动方式能通过提升抗癌肌动蛋白水平抑制癌细胞生长。
抗阻运动的好处
1.强健心脏
2024年刊发在《老年科学》期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抗阻训练不仅能增强肌肉力量,还能显著改善老年女性的心脏形态和功能。
研究显示,经过24周的抗阻训练后,利用功能性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测,发现抗阻训练显著改善了老年女性的心脏形态和功能。也就是说,适当的抗阻运动,帮助你拥有一颗强健心脏!
2.改善血压
2023年,美国心脏协会在《循环》期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介绍,坚持抗阻运动可以帮助改善血压。
在年轻健康成人(≤40岁)中,抗阻运动可引起舒张压小幅但显著地降低(降低1毫米汞柱);对于中老年健康成人(>40岁),抗阻运动可为其收缩压(降低4毫米汞柱)和舒张压(降低2毫米汞柱)带来更大幅度的降低。
3.改善血脂
2023年《中国循环杂志》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无论有氧运动、抗阻运动,还是日常体力活动均可对血脂谱产生积极影响。对于高血脂和高血糖患者,单纯的有氧运动可能不足以达到最佳效果。建议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结合抗阻运动。
4.强壮骨骼
力量训练可以帮助人体增加肌肉量,而肌肉作为“人体钙库”,可以帮助储存血液中游离的钙离子,让补进来的钙能真正存在身体里,避免骨质疏松症发生。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教授邱俊强表示,大家不用把抗阻运动想得很难,许多训练在家就能做。例如:
蹲起、台阶运动或坐立运动可以锻炼腿部和臀部肌肉;
墙式俯卧撑可以锻炼胸部和上肢;
提踵可以锻炼腿部;
可用哑铃(可用矿泉水瓶替代)进行抗阻抬举;
还可以用弹力带也可以做弓箭拉伸运动和肩带拉伸锻炼背部和上肢。
五种在家里能实现的简单抗阻运动
1.自重深蹲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脚尖自然向前,缓慢弯曲膝盖下蹲,可以想象自己正在坐椅子,直到大腿几乎与地面平行。保持背部挺直,腹部收紧,再通过下肢发力恢复站姿。
2.墙壁俯卧撑
面对墙壁站立,距离约一步,双手与肩同宽,撑在墙上,身体呈直线。慢慢弯曲肘部,胸部靠近墙壁,再推回原位,这个动作适合力量较弱者。进阶时可尝试将墙面改为结实的桌面。
3.弹力带“划船”
将弹力带固定于结实的部位,坐在地上,双腿伸直,腰背挺直。双手握弹力带两端,逐渐将弹力带向后拉,肘部后移挤压肩胛骨,再缓慢放回,这个动作可以很好地锻炼背部肌群。
4.臀桥
仰卧躺在地面,双膝弯曲约90度,脚掌平放,双手置于身体两侧。缓慢抬起臀部,直到肩膀、髋部、膝盖形成直线,在顶点收紧臀部和腰腹,保持1~2秒后缓慢放下。
5.哑铃推肩(可用水瓶替代)
坐或站立,双手持哑铃或水瓶举至肩高,掌心向前,向上推至头顶直至肘部最终伸直,缓慢放下,这个动作改善肩颈紧张。加强上肢的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