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服用这10种药,你是在“找病”!值得记下来
2018/6/7 12:02:00 来源: 云联旅居 作者:

  我们聚会时都喜欢喝点酒,酒已经成为生活中常用的饮料之一,但是不少人喝酒后,滥用药物容易造成伤害,甚至是威胁生命安全。那么,哪些药物不能在酒后服用呢?

 


1. 安定类药物和抗过敏药


  安定类药物、抗过敏药有镇静效果,饮酒后加重镇静作用。如果有患者喝酒后再服用扑尔敏、赛庚啶、苯海拉明、氯丙嗪、奋乃静、安定、利眠宁等药物,轻度会出现昏睡,重度血压会降低,甚至危及生命健康。


2. 催眠药和抗凝血药


  高浓度的酒对肝药酶有抑制作用。因此,在服用催眠药(巴比妥类、眠尔通等)或抗凝血药(肝素、双番豆素等)时大量饮酒,可因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而产生蓄积性中毒。


3. 抗心绞痛药


  酒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因此,病人酒后服消心痛、硝酸甘油等抗心绞痛药物,可因血管骤然扩张而出现头痛、血压下降、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

 


4. 降血糖药


  喝酒后,酒精还会刺激人体分泌过多胰岛素,增强降血糖药功效。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服药期间饮酒,容易导致低血糖反应的出现,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另外,常用的降糖药氯磺丙脲与酒精一起结合,会出现严重的呕吐、眩晕、头痛、恶心等症状;双呱类降糖药与酒精在体内相遇,会导致酸中毒。


5. 雌激素类药


  酒精会让肝脏分解雌激素速度下降。如果女性在喝酒后服用雌激素类药物,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迅速飙升,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所以,服雌激素药物的女性不要喝酒。


6. 止血药


  酒精会抑制体内的凝血因子,让血管扩张。所以,喝酒可降低维生素K、安络血等止血药的药效。

 


7. 抗凝血药


  酒精可影响口服抗凝药对肝脏酶类的竞争,增强它的抗凝血作用,导致药品半衰期缩短,影响药效。


8. 抗溃疡药


  甲氰咪胺等抗酸药会让胃更迅速地吸收酒精,诱发急性酒精中毒,出现神经过敏、精神错乱等酒精中毒症状。


9. 抗痉挛药


  过量饮酒会让抗痉挛药物出现代谢亢进,影响药物的功效。


10. 抗忧郁药


  在服用丙咪嗪、阿密替林等三环类抗忧郁药时饮酒,会加重药物的镇静作用,会诱发病人出现行为紊乱,易出事故。此种作用多见于用药的最初几天。

上一篇: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发布,哪些地方属于红色预警?
下一篇:名额有限:北体大全国瑜伽师(教练)专业水平资质认证培训班即将在昆明嘉丽泽开班
最新资讯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江小区云苑2栋1单元501室
  • 邮箱:471550118@qq.com
  • Copyright © 2019 云南云联旅居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7063号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