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快速进入高龄化社会。对于未富先老的中国,老龄化绝对是个巨大的挑战。而另一方面老龄化相伴的银色经济,潜力巨大。中国能否积极主动地面对现实,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
老龄化背后的机遇
中国式老龄化有中国特色,包括未富先老、老人规模大、老化速度快、家庭规模小因而养老功能弱、老人整体健康程度差、养老保障体系待完善等。
老龄化的确正在对中国经济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从发达国家发展历程看,老年抚养比超过17.5%后,每升高1个百分点,人均GDP就会下降0.2个百分点。而中国2015年的老年人总量为2.2亿,16到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1亿,老年抚养比已经达到24.3%。
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具有不可估量的前景。
人口老龄化既是一个摆在面前的挑战,也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和新的增长来源的一个突破口。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人口因素》中提到,当人口红利转变为人口负债之后,人口老龄化有可能加速资本积累,从而加剧经济的资本密集度,进而提高劳动者人均产出,实现第二次增长。
银色经济发展
用银色经济来指代老龄化中蕴含的发展潜力。她认为,银色经济就是基于健康长寿和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和约束条件来组织、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活动及供求关系的总称。
“银发经济偏重于头发白了之后怎么被服务,还有局限性。银色经济主要是说,在人的寿命延长之后,通过全生命周期的关注和经营,注重技术进步和人民进步的并重。这个阶段社会的主题就是健康长寿。”杨燕绥说(清华大学)。
老龄产业和服务业是银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2014年,中国老年人人均消费支出为14764元,消费总量已经突破3万亿元,消费结构已经出现从生存型向文化休闲型的初步转变。据预测,2014年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左右增至106万亿。
而中国延迟退休的初衷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是解决养老金短缺问题,而是为了适应快速老龄化的趋势和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