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旅文化地产如何对接“互联网+”?
2015/6/30 13:25:50 来源: 云联旅居 作者:

    在房地产行业走向深入调整“互联网+”冲击日益加大的当下面对普通住宅项目开发趋于过剩传统形态商业经营日趋艰难的格局以文化为魂旅居搭台的商旅文化地产包括各种风情小镇开发能否成功突围能否在市场中独占鳌头

千盘一面商旅地产最大败笔

  在成都知名商旅文化地产策划人士曾祥庸看来过去10余年间成都商旅文化地产开发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早在1997置信置业首开全国先河踏上文化地产的开发之路成功将生活方式植入楼盘开发;2004以三国文化为精髓以原汁原味的本土民风民俗为内容全新打造的三国风情街——锦里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成都首个大型商旅文化地产项目。随后文殊坊、宽窄巷子、国色天乡、华侨城欢乐谷等相继亮相吸引了众多游客与消费者。而2014年底亮相的远洋太古里则是成都商旅文化地产开发的最新力作。不过最近两年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商旅文化地产项目的开发、运营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困扰。如文殊坊等虽然曾红极一时目前却面临人气下滑、经营额下降的趋势。即使是游客追捧的宽窄巷子因为租金高企部分商家经营也日趋艰难。

  未来商旅文化地产项目开发该如何找准项目亮点曾祥庸认为必须要有“互联网+”的思维互联网把全球性的各种资源连接在一块使资源的利用高效化、有效化要在这种思维下来策划项目的规划。其次要明白文化是商旅文化地产的魂合理规划项目的旅居、商业功能能吸引游客与消费者来体验这是任何电商都没有办法替代的一个商旅文化地产项目就具备了成功的基因。开发商旅文化地产项目就要有互动性、体验性、参与性、娱乐性。同时要将传统文化和创新思维结合并运用高科技技术来现实。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成都市文物建筑委员会委员庄裕光认为之所以现在有很多项目雷同就是因为开发者不研究项目所在地的地域文化与风土人情一味地抄袭和复制就失去了个性与亮点当然难以吸引投资者和消费者项目最终走向失败几乎是必然。

  “三气”融合铸就商旅地产之魂

  “文化是地产的灵魂。但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一要有文化底气二要有文化灵气三要有文化豪气。只有将这‘三气’有机地融合才能铸就真正的商旅地产之魂。”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国学家张昌余认为文学可以作为地产精彩的蓝本比如古代很多建筑都是先有文学作品才有著名建筑。滕王阁很有名是因为有《滕王阁序》。做文化地产没有文化作为底蕴做蓝本做背景是要吃亏的。“伊藤洋华堂在北京的四家店全关门万达广场重点向二三线城市扩张为什么原因是传统的城市商业地产开发思路已没落越来越不受大都市中高端消费者的追捧。万达重点在二三线城市开发万达广场是希望当地市民能够体验一线城市消费水准因为万达广场往往兼有文化、旅居、保健、电影、体育等功能这也是适应新常态的一种表现。”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商旅文化地产也因其有购物休闲、旅居观光、文化体验等多重功能而受到市场青睐。

  遇上互联网商旅地产被动创新

  “商业地产运营越来越需要互联网精神。”四川大数据产业联盟执行主席杨森林说“互联网+”不是加互联网不是传统行业联网就叫“互联网+过程中要运用大数据形成互动形成筛选形成圈层。

  “目前实体商业自身营运模式需要重新设计原先躺着能挣钱的时代已经过去虽然电商的冲击有限但是高租金对商业运营的影响不可忽视。”四川省商业地产联盟主席冉立春说现在很多大商家对租金难以承受但是为什么还要进驻经营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这个公司跟这个开发商是互相参股的所以招商就必须得进。“很多综合体几乎都是千店一面真正差异化的商旅项目和真正做体验商业的比较少。”冉立春认为商业综合体要做差异化的产品出来不是搞个儿童体验、溜冰场更不是立个什么牌坊就跟其他综合体不一样了。当把它上升成开发战略的时候就会有变化近三五年所有传统盈利模式都将被摧毁和重建企业的生态链关联利益必将重组传统的企业都将面临转型的过程按照崭新的商业逻辑重新开始这个过程就是再创业和洗牌在所难免。

上一篇: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发布,哪些地方属于红色预警?
下一篇:《旅居出发,让心回家》——心之所向,家之所在
最新资讯
  •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金江小区云苑2栋1单元501室
  • 邮箱:471550118@qq.com
  • Copyright © 2019 云南云联旅居科技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7063号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