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室内的湿度也会影响到人们对温度的感受。在一些潮湿的地区或季节,可以使用除湿机来降低室内的湿度。较低的湿度会让人感觉更加干爽和凉爽。而在干燥的环境下,可以适当使用加湿器来增加湿度,避免因空气过于干燥而引起不适。
生物学博士尹烨说:真正养生的方法,其实都是免费的。比如管住嘴,迈开腿,睡好觉,做好事,心情好…… 样样无需花钱,却处处令人受益。
很多人深谙锻炼养生之道,因为大家知道,科学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促进疾病康复等,好处多多。
中医认为,养生应顺应时节,需遵循大自然规律,因此夏天养生的主旋律就是“热”,正确使用“热养法”,以热制热,除了可以健康消暑,助我们安然度过炎炎盛夏之外,还能帮助我们温补阳气,而且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如肩周炎、鼻咽炎以及肠胃炎和风湿性关节炎等,今天,中医就来教您6招“以热制热”养生法。
预计6月9日白天,内蒙古西部、新疆沿天山地区和南疆盆地、河北中南部、北京、天津西部和南部、山东大部、河南大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有35~36℃高温天气,其中,新疆北疆沿天山地区和吐鲁番盆地、河北南部、山东中西部、河南中东部、安徽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局地可达40℃以上。
夏季不仅闷热,还常多雨,热蒸湿动,湿气弥漫在空气之中,人体最易感受暑湿之邪。所以说“湿”是长夏的主气,祛湿是夏季重要的养生内容。
遵循自然的韵律,季节更替有序,人类亦应随之调整生活节奏:合理饮食,适度作息,方能悠然度夏,尽享盛夏的美好时光。
养心:中医认为夏季与心相应,因此夏季养生要特别注意心脏的保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有助于心脏健康。
李强,一位热爱生活的跑步爱好者,在繁忙工作之余,总会抽出时间锻炼身体。她有着自己的小目标:探寻最佳运动时机,打造健康生活方式。于是,她开启了一段晨跑与夜跑的较量之旅,并从中发现了不少有趣的现象。
随着中国社会迈入老龄化,老年人口数量日益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老有所养, 老有所依, 老有所乐, 老有所安"的愿望成为了社会的普遍期望。
当前,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 1500 万人,在中国达到每年 260 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人们最害怕的疾病是癌症,殊不知心脑血管疾病才是如今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
其中华北平原、黄淮大部、关中地区很多地方,更是迎来大范围的高温炎热天气,河北、山东、河南中东部这些地方的高温将进一步加剧,局地气温将冲上40℃,面对卷土重来的火热天气,还是要做好相应准备。
人到中年,半生已过。各种生活压力都很大,身体机能开始退化,健康问题是摆在面前的最大问题。在这个时候也到了通常所说的“养命期”。这个时候不保养身体,很容易得大病。“人到中年不养生,很快就要养医生”。给大家给10条建议,也许会给大家养生方面有一些启发。
“自我毁灭式”跑步,顾名思义,是一种包括但不限于忽视自身身体状况、过度劳累身体,甚至有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的跑步方式。
《黄帝内经》上也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也就是说,思想上清静安闲,无欲无求,真气深藏顺从,精神持守于内而不耗散,这样,疾病怎么会发生呢?强调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内守的心境。所以说,养生先养心,心平则寿长。
当体温高于38.5度持续一个小时时,病死率为18%;但若在一个小时内将体温控制在38.5度以下,则病死率仅为5%。
2019年5月《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一篇论文,研究人员在2011~2015年对1.8万多名美国老年妇女(平均年龄72岁)进行调查,让她们连续7天佩戴记录设备,记录下了每天行走的步数和步速。
日本一项新研究发现,高强度运动会导致之后的身体活动量和体温均出现下降,结果是总能量消耗并没有增加,所以减重效果并不理想。
现在正处于小满节气,气温一天天地热起来,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夏天要注意的养生法则。
"李祜,听说上了年纪不能再跑步了,是真的吗?" 张烽一边洗牌,一边对坐在对面的老友李祜提出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