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全球健康》杂志最近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一半以上人口存在关键营养素摄入不足的问题。专家指出,我国居民也面临相同问题,有四种营养素最值得关注,分别为维生素B2、维生素B1、钙和维生素C。
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教授在视频号进行直播时,将《黄帝内经》里的养生哲学贯穿在回答网友的几个问题里面,其中所提到的一些养生方法和理念很有学习价值,现简单整理后分享给大家。
人生如四季,春华秋实,岁月如歌。当人们迈入65岁这个年龄段时,许多人会突然感受到一种"断崖式"的衰老。这种衰老来得如此突然,以至于让人猝不及防。
吉尼斯世界纪录网站8月20日发布,享有世界在世最长寿老人之称的玛丽亚·布兰亚斯·莫雷拉(Maria Branyas Morera)8月19日在西班牙一家养老院去世,享年117岁168天。
你现在正坐着读书,体内氧气的供应与消耗是平衡的,心率假设每分钟为70次。同时一位长跑运动员也坐着看书,他的心率是每分钟50次。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处暑时节已进入秋季进补的好时节。但需要注意的是,进补不可滥补,下面这些食材,就是处暑饮食的不错选择。
众所周知,“适度运动对健康有益”,然而在许多人的观念里,女性在参与运动的程度上似乎不如男性积极。不过,日前一项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发现:在运动带来的健康益处上,女性实际拥有更大的优势,她们以较少的努力就能获得更显著的健康益处!
“生命在于运动”,想要长寿又健康,一定要多运动!但在众多的运动中,哪些运动对长寿和健康最有益?
8月22日是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处暑后,白天暑热盛行,昼夜温差逐渐增大,人们容易出现皮肤、口鼻干燥等不适。公众应如何保持卫生习惯、提高免疫力?国家卫生健康委21日举行“时令节气与健康”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专家就此解答。
古人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季正是收藏的季节,而处暑则标志着这个过程的开始。如何顺应季节变化,调整生活习惯,成为了许多人在处暑时节养生的重要话题。
你有多久没有体验到“饥饿”的感觉了?许多人日常的一日三餐并非饿了才吃,而是到饭点就吃。再加上缺少身体活动和运动,这让不少人已经很久没有体会到“饥饿”的感觉了。
海拔高度对人体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等。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力降低,空气密度减小,导致氧气含量下降,人体需要适应这种低氧环境。
阳光,是身体和心灵的“良药”。每天晒一晒,温暖又补钙。
《中老年人主动健康管理指数报告》日前发布。报告总结了中老年主动健康的常见误区,其中包括“过度追求清淡饮食导致营养失衡”“过度运动导致运动损伤”“容易受伪健康知识误导”等。就此,记者采访了老年医学科医生,发现类似的现象在老年健康管理中十分常见。
随着季节从夏天向秋天过渡,许多人的血压开始“失控”,特别是早晨和夜间,血压随着气温降低而明显升高,如不及时调控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14日正式进入末伏,厦门天气仍炎热。末伏是三伏中的最后十天,夏末秋初,天气又热又湿,中医称之为“暑湿”。复旦中山厦门医院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执行副主任马骏结合厦门气候特点提醒广大市民,末伏养生重在防秋燥、莫贪凉、祛湿气、养阳气。
炎炎夏日,该去哪儿避暑?什么温度最舒适?答案是23.25℃。这是我国山地、森林、湖泊等七类避暑消夏好去处的平均温度。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等单位14日发布《2024中国“避暑消夏好去处”气象旅游研究报告》,推出60个避暑消夏好去处,包括山地、森林、乡村、滨海、湖泊、观星、人文等七大类型,7月至9月平均体感温度在20.3℃至25.2℃之间,森林地区最低,滨海地区最高。
在我眼中,云南最适合养老的城市就是澄江,先不说它的风景如何,就单凭这里一年四季都如春天般温暖的气候,就足以吸引我。
个人认为一个人最好是在晚上21点至早上七点的睡眠时间才是一个人最佳睡眠时间,最好可以的话睡个午觉即中午11点至13点。下面即是说明。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群芳谱》曰:“立,始建也”。“秋”字由禾与火字构成,意谓禾谷成熟。立秋,处于季节转换、阴阳浮沉的节点,阳气渐收阴气渐长。